广东省吴川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末考试.doc

广东省吴川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末考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吴川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期末高三 (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通过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再观察该根尖细胞,预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A.细胞停止分裂 B.产生多核细胞或多倍体细胞 C.正常分裂 D.不能形成纺锤体 2. 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 ? 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 B.囊状膜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抑制?D.DNA受到破坏 4. 某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微生物与氧的关系,把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分别培养在三个半固体培养基中,几天后观察,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的微生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乙中的微生物可以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生长 C.丙中的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分布在细胞核中 D.甲、乙、丙中的微生物所需的碳源均为有机碳源 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粒为皱粒。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0.AbC、aBc、ABC、aBC是某个体(AaBbCc)所产生的几种精细胞类型,至少需要几个精原细胞A. B. C. D. 11.豌豆控制高茎的基因和控制矮茎的基因A.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B.控制不同的生物性状C.脱氧核苷酸种类不同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14.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上形成四条色素带;相邻两条色带距离最宽的颜色是 A.橙黄色与黄色 B。黄色与蓝绿色 C.蓝绿色与黄绿色 D。黄色与黄绿色 15.最可能用于预测鸟类具有多样性的植被特征是A.面积大小 B.分层结构 C.是否落叶 D.阔叶与针叶A.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 B. 花粉能引起人的过敏反应,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水肿 C. 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而促进血糖浓度上升的激素不止一种 D. 青霉素可用于“非典型性肺炎”的治疗,因为青霉素可抑制所有微生物的繁殖 17.玉米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了使矮茎玉米苗同样表现出“高茎”性状,有效的措施是 A.将高茎纯种玉米杂交 B.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C.喷洒一定浓度的赤霉素 D.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 18.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渔业部门很早就提出了抓大鱼放小鱼的观点,并指导当地渔民用于实践。可是后来渔民发现即使在正常季节中捕到的鱼也越来越小。对于上述原因的解释最准确的为 A.自然选择使当地的鱼发生基因突变而变小了 B.人为因素的选择作用,使当地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向小的方向改变所致 C.当地渔民的捕鱼能力降低所致 D.由于鱼的食物减少,当地的鱼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长不大 19.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种信息的作用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20.下图中E、F代表两种生物,如H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则可表示寄生关系的是: A. B. C. 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 科学家曾试图将神经组织中的施旺细胞移植到受伤的中枢神经区域内以治疗截瘫患者,但效果并不理想。2000年,西班牙科学家邱也特用嗅鞘细胞代替施旺细胞,使瘫痪的实验鼠立了起来。这表明 A.施旺细胞比嗅鞘细胞的再生能力差 B.嗅鞘细胞的分化程度比施旺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