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月周考语文试题答案 1.B【解析】A项:忸怩(ní)C项:屏息(bǐng)D项:箱奁(lián) 2.A.【解析】B项:平心而论 C项:流觞曲水 D项:责无旁贷 3.C【解析】:“推介”有推广和介绍之意,指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被任用或接受。所以用在此处最合适。 “推荐”:介绍、建议。“发布”:思想、观点、文章和意见等通过报纸、书刊或者公众演讲等形式公之于众。“宣传”:向人讲解说明;进行教育传播;宣扬。 “震撼”与“震动”、“感动”、“感伤”相比,程度更深、更能表现出作品给人的冲击。“极致”:达到最高的境界。与“极品”、“极著”相比,程度和意思更加贴切。“极端”含有贬义。 “孕育”:比喻酝酿着新事物。“蕴含”、“含有”、“暗含”都只强调“含有”,没有酝酿之意。 4.A【解析】B重复赘余,“提出”和“质疑”重复。C.中途易辙,将中央电视台放到自从之后。D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通过”或“让”。 5.A【解析】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6.C【解析】。A项强加因果,大数据教育并不是工业化时代的弊端直接催生的。B项理解不当,文中第一段明确表明“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D项“第二门”无中生有,第三段“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7.C【解析】C项“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可扩大优质课资源的覆盖面。而“学生们在校即时同步学习” 中“即时”与否,与“扩大优质课资源的覆盖面”不密切。实际来讲,将优质课传到落后地区,有同步和不同步两种情况。 8. D【解析】D项逻辑错误,第四段中表明“大数据教育可能使得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而D选项表述为“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逻辑不当。 9.B【解析】间:区分。 10.D【解析】②“千载之秘”不属于“景象”;③“法驾幸临”是指朱元璋自己。 11.D【解析】“长江是安定的河流,国家没有战事”是明朝。 12.(1)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 (2)这难道不是天地造就了美景,以等待一统海内的明君,来展现千秋万世的奇观吗? (3)四方遥远的边陲(的人民),更要想方设法来安抚它们。 13.【答案】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译文】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皇帝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我只和好的大臣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他们。 14.【答案】(1)这首诗塑造了在溪居的闲散淡泊的世外隐士的形象〔2分〕。首联通过唐叔良精致、幵阔的居所未反映其隐士的身份,颔联居中所望之景反映主人闲适、淡泊的心境,颈联写唐氏行医济世、诗书自遣的隐居生活,尾联赞唐氏与世无争高洁的情操,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2分)(简析即可) (2)“犹”字可见前村、后村皆有夕照,唯溪居上有“片雨”,表现了心态的平和。(2分)“己”字含有惊悟之意,见疏林间掩映秋水,乃悟秋日己到,树木凋零,表现了内心的闲适。 15.(1)万类霜天竞自由。 (2)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匪我愆期 (5)青青子衿 (6)暧暧远人村 (7)悟言一室之内 (8)舞幽壑之潜蛟 16.【答案】CE(C 项中“含蓄地表达出流年似水,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这一结论错误。此处通过反复和照应,揭示出亲情是生生不息恒远流长的。E项中“浓郁的伤感况味”和“深深的悲凉”以及“悲剧色彩”显得武断。文章虽然以“寒色”为题,多少带有一点淡淡的伤感和追怀的意味,但主题还是通过对“家”的内涵的阐发,表现亲情的恒远流长,所以“家”的温馨感应该是文章的主要色调。) 17.【答案】“家”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①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②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③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18.【答案】内容上:文中这三次追问,传达出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对家、亲情、人生的深沉感悟,使文章显得含蓄深沉,引人遐思。 结构上:照应文章题目,使文章首尾照应,前后勾连,结构匀称,同时一唱三叹,富有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DMax中英文对照表2.doc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生物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苏教版四下简便计算练习题.doc VIP
-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pdf VIP
- 2025年单招生活常识题目答案大全 .pdf VIP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元月调考数学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 卡萨帝 洗衣机 双子云裳洗干一体机 C8 HU12G1 使用说明.pdf
- 2023届高考英语新时政热点阅读 10 人工智能(含解析).docx
- 马尔测长仪使用说明ULM Manual_Chinese.pdf VIP
- OA系统运维项目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