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赏析.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赏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的文化更是其精髓,那么,你对传统的文化了解多少呢?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古代文化之政治制度 夏--家天下 商--世袭制 周--分封制 春秋--宗法制度 秦--三公九卿(汉朝大体与秦同) 隋--三省六部 元--中书省·枢密院 明清--撤宰相,皇帝直接驾驭六部 科举 兵法要述 古代发明 指南针 火药 地动仪 陶瓷 中国文字 传说仓颉创造了字 展文字不断发 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 中国书法 玄学 KONGFU 中医文化 炎黄文明 炎帝和黄帝 夏商周春秋文化 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商、西周、春秋、战国,国进入青铜器时代,经夏、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先秦文化 先秦文化是以西周文化为主的礼乐文化,即严格的礼法和制度。故而使得当时的文学受其影响,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儒家思想。在这一思想影响下,《尚书》、《诗经》、《周易》、《论语》、《孟子》等著作应运而生。而对于礼乐文化的反思又使得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农家思想等大放异彩,产生了《道德经》、《庄子》《墨子》等著作的出现,产生了百家争鸣的高潮。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礼乐文化或是反对、或是无视。 先秦文学是产生于先秦文化的基础上的。 汉赋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汉赋四大家 三国两晋文学 从东汉末的献帝建安年间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经过西晋短暂的统一和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南北重新分裂,东晋偏安江左,直到刘裕代晋建宋为止,共200多年时间,被称为三国两晋时期。      三国两晋文学   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摧垮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也严重打击了贵族大地主的力量。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魏、蜀、吴三国政权的创立者都出身于地主阶级中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如曹操之父本是宦官养子,“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刘备虽是汉朝宗室,但已很疏远,“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孙权之父孙坚“少为县吏”。随着大贵族地主力量的削弱,也使原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学发生了动摇。使老庄、刑名等各家学说得以复兴,再加上外来佛教的影响,使许多士大夫轻视礼教,崇尚通脱,在思想上显得比较活跃,有利于建安文学的兴盛。   魏国自曹丕称帝以后,政局相对稳定,一部分士大夫由崇尚通脱进而标榜放达任诞,《老子》、《庄子》《周易》受到重视,玄学因此兴盛起来,成为他们的重要精神寄托。正始之后,司马懿父子掌握了魏国实权,与曹魏皇室的争权斗争日益尖锐,一些士人卷入政治漩涡,丧失了性命。因此不少人更以崇尚玄谈,作为全身免祸之计。此风始于曹魏后期,一直延续到东晋之末,对文学的影响至为巨大。   司马氏夺取曹魏的政权,建立了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但西晋统治集团十分腐朽,内部矛盾重重。司马炎死后,外戚和宗室相继争权,互相杀伐,酿成“八王之乱”,又因民族矛盾加剧,引起了匈奴、羯、氐、羌和鲜卑五族的入侵,使北中国成了各族军事首领的战场。东晋王朝偏安江左,也是内乱迭起。这时期的士大夫,多以谈玄为逃避现实的手段。在文学方面,也以阐述玄理为重要内容。不过这时期也有一些作家,感受着时代社会的气息,写出了一些反映现实的优秀作品,如左思、刘琨、郭璞等。   三国时期 在三国中,魏国文学最盛。魏国文学,特别是建安文学繁荣的状况,钟嵘曾描述说:“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诗品序》)关于建安文学繁荣的原因,刘勰曾作过分析,他说:“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文心雕龙·时序》)   建安文人集团的主要人物就是“三曹”和“七子”。曹操处于政治领袖地位,他的诗文创作,紧密联系着他的政治、军事斗争,表现了壮阔的胸怀抱负,具有沉雄豪迈的气概,古朴苍凉的风格。曹丕、曹植兄弟,是建安作家集团实际上的核心,他们才华英发,诗、赋、散文各体皆能,作品最多。曹丕诗歌清丽秀出,民歌风味较浓。他还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的《典论·论文》强调作家各有所长,反对“文人相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