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生物 1.1.2 无菌操作和接种技术及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同步课件 苏教版选修1.ppt

2013年高中生物 1.1.2 无菌操作和接种技术及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同步课件 苏教版选修1.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培养 将划线或涂布接种的平板倒置于37 ℃培养箱 中,培养16~24 h,即可长出单菌落。 【问题与探究】 1.在涂布平板操作中,如何避免杂菌污染? 【提示】 (1)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适中。 (2)接种环、玻璃刮铲不能接触任何物体。 (3)接种环要用酒精灯灼烧。 (4)将沾有少量酒精的玻璃刮铲在火焰上引燃。 2.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说明了什么? 【提示】 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 d后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灭菌失败,需要重新制备。 3.在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你是否观察到了独立菌落? 【提示】 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大肠杆菌菌落特点,则说明接种操作符合要求;如果培养基上出现其他菌落,有其他杂菌混杂,可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 【例题】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应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若用平板划线法获得纯净的菌株,请回答: ①在接种时,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此之外,还可用____法来获得纯净的菌株。 【解析】 若筛选到能利用纤维素(可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应为纤维素。制备只以纤维素作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能在该培养基中生长的微生物应为可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此即目标微生物。 【答案】 (1)纤维素  碳源  选择 (2)①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防止接种环上有其他微生物而污染培养基;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接种时留下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通过多次划线后,得到单个的菌落 ②划线结束后仍要灼烧接种环,以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 ③稀释涂抹平板 变式训练 2.有关稀释涂抹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抹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解析:选D。稀释涂抹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抹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只有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菌落数目的统计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原理:此法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2)方法:用计数板计数。计数板是特制的载玻 片,其上有特定的面积为1 mm2,高为0.1 mm的计数室,一个计数室又被分成25个(或16个)中 格,每个中格再被划分成16个(或25个)小格,每个计数室都由400个小格组成。 (3)操作: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4~5个中格中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计算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细菌数。 (4)计算公式 每毫升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平均细菌数×400×10000×稀释倍数。 (5)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1)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2)操作 ①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10倍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0.1 mL接种到已制备好的平板上,然后用无菌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在整个平板表面,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计数菌落 数。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菌液加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板上,经涂布、培 养,计算出菌落平均数。 ②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若设置的重复组中结果相差太远,意味着操作有误,需重新实验。 3.滤膜法 (1)实例: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 (2)过程: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在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现绿色,并带有金属光泽可根据培养基上绿色的菌落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特别提醒 统计菌落数目的注意事项: ①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