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大树与小草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 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 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 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 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 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 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 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 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或看法?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题意理解 “狂风”可以理解为困难、挫折、磨难、压力……也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经济危机、失业、地震、伤残、疾病…… “大树”可以理解为正义力量、英雄人物,也可以理解为有正义感的人、勇敢的人、坚持不动摇的人…… “小草”可以理解为弱势群体、地位卑微的人群,也可以理解为力量不足的、尚处在弱势地位的人…… 顽强抗争的大树体现了“刚性”,屈腰伏身的小草体现了“柔性”。在生活中,既有“大树”一样的“刚性”,又有“小草”一样的“柔性”; “刚性”有“刚性”的美德, “柔性”有“柔性”的优势,如果能刚柔相济,既有顽强不屈的阳刚之气,又有审时度势的阴柔之智,那是最好的结果。 审题方法 1.找关键句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这则材料的寓意很明确,大树和小草提供了人们面对生活逆境的两种策略:在生活中,既要有“大树”一样的“刚性”,又要有“小草”一样的“柔性”。 审题方法 2.由果推因 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苏格拉底为什么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大树值得赞美的地方是面对逆境能够勇敢面 对,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体现的是无所 畏惧的牺牲精神; 小草则根据自身的条件,灵活应对,依托大 地,借助别的力量,在逆境之中坚韧地生存了下 来。 因此,大树的坚强和小草的坚韧,确实都是 值得赞美的。 审题方法 3.多角度审题立意 (1)大树——奋力抗争、坚强不屈 (2)小草——暂时屈腰、坚韧不拔 (3)大树和小草: 有时候就得奋力抗争、坚强不屈 有时候就可暂时屈腰、坚韧不拔 (1)大树的角度: 可以肯定“宁折不弯、不屈不挠”的精神, (2)小草的角度: 可以肯定“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忍辱负重 (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精神, (3)大树和小草的角度: 既肯定不屈不挠,又肯定审时度势。 (1)大树的角度: 可以肯定“宁折不弯、不屈不挠”的精神, 也可以否定“不识时务、以卵击石”的做法。 (2)小草的角度: 可以肯定“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忍辱负重 (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精神, 也可以否定“卑躬屈膝、丧失气节、苟且偷 生”的行为。 (3)大树和小草的角度: 既肯定不屈不挠,又肯定审时度势。 1.寓意材料作文,首先要学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大树与小草的精神内涵) 大树——迎难而上,傲然挺立,宁折不弯,坚强不屈,阳刚之美 小草——审时度势,凭依大地,能屈能伸,柔韧坚忍,坚韧之美 2.寓意材料作文,其次要学会的是联想(类比联系)。 大树——联想到人(勇士之类):屈原、李白、夏明翰 名言警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催” 精神:亮剑精神 小草?——联想到人 :苏轼、勾践、韩信、 司马迁等 该刚则刚,该柔则柔 什么时候该刚? 国家、民族、集体的大是大非面前,有损于尊严、节操、骨气时,我们必须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什么时候该柔? 无损于尊严、节操、骨气时,可以暂时屈腰伏身,避其锋芒,忍辱负重,求得扬眉吐气。 互补性材料作文切忌自相矛盾 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这是一个并列句。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赞美大树的顽强不屈与赞美小草的柔韧坚忍并不冲突。可以采用“既又”的句式。 错误解读 1、大树和小草都是值得赞美的,二者的人生都同样精彩,同 样赢得尊重,因此,不能进行对比,更不能因为赞美一方而贬低 或者否定另一方,例如不能赞美小草的俯身低头选择放弃而贬低 大树的壮烈,说大树的生命不值。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就是典型 错误。 2、就生命的本质来说,小草因为自身的柔韧条件可以选择屈 腰伏身,而大树是不能选择的,他只能选择迎风傲立,因此,在 论述自己的观点时,不能产生绝对化的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