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說 * 釋文一姨母帖【萬歲通天帖】p.6 遼寧省博物館藏唐萬歲通天二年(六九七),王羲之後代王方慶向則天武后(譯者按:武氏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故此處無誤)進獻王羲之及王氏一門尺牘卷,摹搨本“萬歲通天帖”的卷首第一帖。此信記錄了正逢姨母不幸(亡故),王羲之哀痛的思緒。此帖的書風,在點畫間運筆藏鋒,有木簡殘紙中所能見到的渾樸感,據傳此帖乃是羲之早年所書,與傳世其他王書稍有異趣。理解了王書的真髓,此帖亦是珍貴的資料。二初月帖【萬歲通天帖】p.28遼寧省博物館此帖的兩通書劄與姨母帖共同收於“萬歲通天帖”中。王羲之於正月從山陰發出的信件。為了避開祖父王正的名諱,將“正月”改為了“初月”。這是他自由奔放筆致的瀟灑經意之作,質樸化的草書體鍛,羲之風範如臨眼前。各行的行氣,跌宕的變化與技巧極為可觀。豐富線條與悠遊大方感情的流露,使得很多人在其中發現了羲之法書的真味。三快雪時晴帖p.10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帖以元趙孟頫為首經歷代名家遞藏,後入清內府,是乾隆帝藏於三希堂珍愛三帖之一。此帖是弱化妍美書風而創造出質樸古雅感的佳作,文風洗練,優遊不迫的節奏感緩緩而至。筆鋒鋒穎的柔軟與豐富的筆姿,與日本平安時代的書法相校,似乎大有仿佛之深意。四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p.12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此三通書翰合稱“喪亂帖”。“二謝帖”是一行斷簡所湊,文意無法讀通。此帖於奈良時期傳來,曾藏於正倉院,是唐代搨摹本。喪亂帖乃是王羲之法書中完美的最高傑作。明晰的線條給人空澄清澈之感。用筆結體之精妙,絕非他人所能模仿。為學習筆力之平衡最佳範本。細細觀察可兼習其運筆節奏。五哀禍帖孔侍中帖憂懸帖國寶p.18 前田育德會藏“哀禍帖”“孔侍中帖”“憂懸帖”三通書翰合稱“孔侍中帖”,又稱“九月十七日帖”。奈良時期傳來的搨摹本,一般認為曾與“喪帖”等同藏於正倉院。此帖運筆優遊不迫,重墨使得沉著感更甚,亦是傑作。將煩亂心情宣洩而出的“哀禍帖”,其奔放的筆致是全卷最精彩之處。“孔侍中帖”“憂懸帖”則似追尋沉靜的內心。“九月十七日帖”可作為“十七帖”墨跡之參考。六平安帖何如帖奉桔帖p.21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平安帖”“何如帖”“奉桔帖”三通書翰合稱“奉桔帖”。唐摹本。此帖線條明晰,富有緊張感,是與“喪亂帖”同樣傑出毫不遜色的秀作。“平安帖”中自信滿滿的風姿能感受到王羲之偉大的人格魅力。“何如帖”“奉桔帖”格調亦頗高。以法書原樣集字而成的“集字聖教序”,极佳傳承了王羲之法書的真貌。七 蘭亭序 虞世南臨本 八柱第一本p24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永和九年(公元五三五年),王羲之在會稽山陰行蘭亭雅集,雅集上賦詩編成《蘭亭集》,並為其作序。由於卷末有“臣張金界奴上進”而被稱為“張金界奴本”。臨本筆致悠揚,格調頗高,氣息高古,墨色的淡與薄使得全卷的雅趣感更上一層。(實則為裝裱時不幸被洗去表層墨所致)。相傳為唐代虞世南所臨。這一《蘭亭八柱第一本》最為接近王羲之的原卷,自古以來即有定論。八 褚遂良臨本 八柱第二本 p30 北京 故宮博物院藏此卷利用豐富的用筆技巧展現筆意之韻律,實乃自在之作。伴隨輕巧的筆姿,線條之變化為此[蘭亭八柱第二本]之能事。前者,[蘭亭八柱第一本]的古雅之趣與此大有異趣。雖然此本傳為褚遂良臨本,但也有人認為此本乃是宋代臨本。九蘭亭序 冯承素摹本 八柱第二本p30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由於明末項元汴將此卷定為馮承素摹本,而被稱為“馮承素摹本”。又因為首尾存有唐中宗年號“神龍”半印而被稱為“神龍半印本”。此摹本節奏輕快,筆鋒的運行華麗,銳氣與力度營造出爽快的美感佈滿全卷。雖然流美的書風力壓其他七柱,也有人認為文字周邊的留白上,略有遜色。十蘭亭敘褚遂良臨黃絹本蘭亭序(領字從山本)p42林氏蘭山千館藏與“八柱第二本”一並被認為是褚遂良所臨。第四行的“領”寫作“嶺”。與“八柱第二本”相校,丰肥畅达的线条贯通全卷,具有气韵通达,心境沉着,行气颇佳的特征。卷末与“八柱第二本”同样可见米芾跋文。十一蘭亭敘 ——宋拓定武本蘭亭敘(五字已損本)p48台北 故宮博物院藏傳聞唐太宗將歐陽詢蘭亭臨本勒刻上石。自被北宋定武軍發現以來,世稱“定武本”。原石被不斷翻刻,湍,帶,右,流,天五字被認為損毀后的拓本。此本近於楷書體段端正,較強的用筆抑制運筆(筆鋒),細細品味顯得富有深意。十二 集字聖教序 (劉鐵雲本)p54 三井紀念美術館藏又稱“集王聖教序”。弘福寺僧人懷仁,受唐太宗之命,耗費多年從王羲之真跡中收集文字,將撰述歌頌玄奘三藏法師的偉業“聖教序”勒刻上石。此後高宗作序,將玄奘法師所譯“般若心經”補入。全碑現存一八零零字。“蘭亭敘”與“興福寺斷碑”並為探索王羲之行書書法最為珍貴的資料。穩健的書風統一全碑,通覽此刻本對於學書者而言實乃一大幸事。十三 興福寺斷碑p58三井幾年美術館藏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升初英语预科七年级上册练习《阅读理解题》.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2.1.7 练习三.ppt
- 行政听证程序培训课件.pptx VIP
- 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196.pptx VIP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1《怪医杜立德》译文和答案.docx
-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高频词汇(共 688个 ).doc
- 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全年考勤表(2025年考勤 含2025年日历表).pdf
-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共42张PPT)2025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VIP
- 消防员考试:消防监控上岗证找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