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次思想大解放与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程恩富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与思想解放和理论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所谓思想解放,就是在摆脱“左”、右两种错误思维定式束缚后的一种认识升华和观念创新。反“左”属于思想解放,反右同样属于思想解放。近20年来,大的思想解放有5次: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始于1978年5月,主题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针对“两个凡是”的思维定式,《理论动态》和《光明日报》分别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从而为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和经济路线奠定了基础。同时,针对思想解放过程中党内外一股怀疑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1979年3月,邓小平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报告,强调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而为思想解放规定了科学边界。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使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获得了思想、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全方位的重大硕果。
这次思想解放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是把党的工作重点从抓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了,为探索新的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二是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阶段,实行边调整、边改革;三是开始进行国有工业企业扩大自主权的试点;四是农村逐步推广联产承包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五是开始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新体制,试行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的各项措施;六是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鼓励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始于1984年10月,主题是制订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决定》(依据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抓紧制订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这是一次经济思想的大解放,核心是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命题,从而冲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陈旧观念。《决定》明确指出:“按照党历来要求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正确对待外国经验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就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任务。”此次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大解放,既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划清了界限,又勾画出同高度集权式计划经济相区别的新体制框架,是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性一步。邓小平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此次思想解放直接作用于经济体制改革,掀起了整个经济领域的“革命”。一是开始建立由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等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提倡市场竞争和运用经济杠杆,启动塑造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二是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大力推行以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多种形式的两权分离企业制度;三是实行调控结合和放控结合的价格双轨制;四是建立“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存实贷、相互通融”的新信贷体制;五是逐步实施14个港口工业城市开放体制,以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51个市县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体制。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始于1987年10月,主题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出既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能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并首次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正如党中央在关于这个报告的决议中所评论的,有关我国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正确论断,对于防止和纠正“左”的和右的干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还直接带动了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199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的《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进一步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
这次思想解放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较快发展:一是加快了建立和培育包括要素市场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步伐;二是加快了缩小指令性计划的速度,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三是在政策和宪法上正式肯定了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四是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于尔辛医案原发性肝癌等.docx
- 云主机主题月云主机PK战.doc
- 云中漫步AWalkInTheClouds.doc
- 二重积分单独讲解.doc
- 二级ACCESS上机题.doc
- 云华互动-中小企业常见的营销集体无意识与营销过头.doc
- 云华互动-微格创业历经两次失败跟着微博做移动互联网.doc
- 云华互动-首届营销经典案例评选颁奖典礼在沪谢幕_RW20120105.docx
- 云南旅游行程(昆明丽江方向游览文字版).doc
- 云南普洱茶必须符合“四个原则”.doc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