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奧伊米亞康附近的一處不凍溫泉。因為馴鹿牧人通常在這裡歇腳,讓馴鹿飲水,於是奧伊米亞康逐漸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發展為一個村莊。 一輛挖掘機正在挖機村莊供暖所需的煤炭 村裡有一家小商店,出售生活必需品 一條公路旁的一個臨時加油站。當地的汽車發動機必須保持全天候工作,因為熄火片刻後它可能無法重啟。 一個人走下他的貨車,前往這裡唯一的商店 村中雪景 奧伊米亞康,一條被當代人稱作“白骨之路”的公路 謝謝觀賞 圖片來自網絡 幻燈製作GDDXS 背景音樂《Whistle Of Wind》 2013年2月20日 地球“寒極”:-71℃的人類定居點 俄羅斯村莊奧伊米亞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定居點,最低溫度超過零下71攝氏度,獲稱地球“寒極”。圖為村子路口的交通指示燈被厚厚的冰雪覆蓋。 在這裡,一月份的平均溫度為零下50攝氏度,歷史上的最低溫度達到零下71.2攝氏度。 一個男子走在村裡空無一人的街道上。 村子附近的河堤上,被凍住的輪船。 35歲的Ruslan正在把冰磚搬運到貨車上。目前,奧伊米亞康大約有500村民,主要以馴鹿飼養、狩獵和捕魚為生。因為極端天氣,莊稼在這裡無法成活,村民日常主要食用馴鹿肉和馬肉。 晚間,一輛汽車行駛在被大雪覆蓋的Vostochnaya氣象站附近。當地人稱,汽車發動機必須保持全天候工作,熄火片刻後可能無法重啟。 村莊內的房屋被厚厚的積雪覆蓋。村子裡幾乎沒什麼現代化設施,村民如廁大多需要走出家門,多數家庭仍然靠燒煤或木材取暖。 25歲的Igor Vinokurov敲掉晾衣繩上的積雪和冰柱。村民們世代生活在冰天雪地中,對零下四五十度的溫度早已習以為常。 當地時間2013年1月18日,奧伊米亞康勒拿河上的一個臨時帳篷內,一名渾身赤裸的男子把自己浸在刺骨冰冷的河水中,慶祝顯現節。 43歲的Alexander Gubin準備潛入奧伊米亞康附近的Labynkyr湖。極端寒冷的天氣給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諸多不便,譬如鋼筆墨水凍結、玻璃鏡片凍裂、電池電量流失迅速。雖然這裡有手機網絡,但手機在極端寒冷天氣中根本無法使用。 冰凍天氣給村民造成的另一困擾是埋葬逝者,他們必須用煤點燃篝火,燃燒數小時,以便讓泥土解凍,然後把滾燙的煤推至一旁,開始挖掘,挖下十來公分後,再次點篝火解凍,多次重複。挖一個足夠埋葬棺材的墓穴可能需要花費3天。圖為奧伊米亞康附近,勒拿河上,為慶祝顯現節而建造的冰雕。 村外的森林裡,伐木工人——45歲的Alexey Egorov和53歲的Semion Vinokurov在工作 工作間隙,Alexey Egorov和Semion Vinokurov在卡車車廂內進食。由於這裡不長莊稼,村民日常主要食用馴鹿肉和馬肉。奇怪的是,當地人並沒有營養不良,醫生說,秘訣在於當地人攝入動物奶,奶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奧伊米亞康,一隻狗躺在木柴堆中。在這裡,多數家庭仍然靠燒煤或木材取暖。 奧義米亞康Tomtor村全景。奧義米亞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的永久定居點。奧伊米亞康意為“不凍泉”,指這裡的一處溫泉。馴鹿牧人通常在這裡歇腳,讓馴鹿飲水,於是奧伊米亞康逐漸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發展為一個村莊。 奧義米亞康,41歲的氣象測量員Sergei Burtsev準備放飛一隻氣象氣球來記錄溫度。由於靠近北極圈,且海拔達750米,奧伊米亞康一年中日照時間變化極大,12月一天日照只有3小時,夏季一天日照長達21小時。 7歲的Vinokurova Nikolay和他的姐姐——9歲的Vera在祖母的房子裡吃午飯。世代生活在冰天雪地中,村民們對零下四五十度的溫度早已習以為常。村裡唯一一所學校只有在溫度降至零下52攝氏度時才停課。 黎明時分,奧伊米亞康村的煙囪中開始冒出濃煙。在這裡,供電依靠煤炭發電,一旦煤炭供應中斷,村裡的發電站就開始燒木材。如果斷電,整個村莊會在5小時內陷入癱瘓,水管會凍裂。 奧義米亞康,“全副武裝”出行的村民。 一輛小型公共汽車沿著勒拿河旁被冰雪覆蓋的公路行駛。由於靠近北極圈,在冬季,這裡每天的日照時間只有3小時。 男子在一輛卡車的車廂內休息避寒。在奧義米亞康,供電依靠煤炭發電,一旦煤炭供應中斷,村裡的發電站就開始燒木材。如果斷電,整個村莊會在5小時內陷入癱瘓,水管會凍裂。 厚實的皮毛是當地萊卡犬的禦寒“寶衣”。 村中豎立著的共產主義時代的紀念牌。1924年冬天,奧義米亞康的氣溫達到-71.2℃,牌子上的俄文寫著:“奧義米亞康,地球‘寒極’”。 農夫Nikolai Petrovich在奧伊米亞康附近的一處溫泉旁飲牛。儘管冬季異常寒冷,等到六七八月,這裡的氣溫升至30攝氏度以上也不稀奇。 路邊的一個戶外廁所 奧義米亞康,“全副武裝”出行的村民。對不少人而言,奧伊米亞康的極端寒冷天氣是一種新鮮體驗。俄羅斯幾家旅行社推出旅遊產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