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三文综考前信息题.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文综考前信息题 一、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京都议定书》 2007年,全球气候变暖得到了更加明确的证据,联合国、欧盟、西方七国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以及相关国家高度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发展的影响,积极寻求应对措施。回答问题: (1)全球变暖对我国西藏产生的影响是 。(3分) (1)蒸发增强,草原退化,冰川退缩等。(3分) (2)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被科学家称为“海底热带雨林”的珊瑚礁正在受到伤害(珊瑚虫一般生活在热带海洋,当海水温度超过一定限度就导致它们死亡),许多珊瑚礁周围鱼虾减少,以鱼、虾为生的海鸟也由于缺乏食物而大量减少。分析上述现象对澳大利亚造成的不利影响。(5分) (2)全球气候变暖对珊瑚礁的破坏,导致澳大利亚的海洋生态破坏,(2分)旅游业受到影响(3分) (3)试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要说明美国和欧盟在对待《京都议定书》上存在分歧的原因。(6分) (3)欧盟多数国家属岛国或沿海国,多地势较低的地方,海平面上升与其生死攸关;(3分)美国内陆广大,海平面上升对其影响较小。(3分) 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耗大国,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还会有所增长。关于2020年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两种构想: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其他能源(%) 甲方案 52 28 10 10 乙方案 60 20 10 10 (4)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关于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的两种方案,哪一种更合理?并说出你选择的理由。(6分) (4)第二种方案较为合理。(2分)理由:我国煤炭储量比石油(或石油、天然气)丰富;采用第二种方案,有利于降低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4分)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广泛应用。1854年美国化学工程师西利曼发明了原油分馏装置,从原油中获得的各种油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焦油等;1879 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生产的石油占美国全国产量的90 %以上;1882 年美孚石油公司改组为托拉斯,拥有14 家公司,并对26 家公司控股。1960年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诞生;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出现的石油危机使权力因素日益影响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动,石油成为具有政治属性的战略物资。 (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石油的广泛应用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10 分) 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诞生,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2 分)与石油相关的新兴工业部门产生,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 分)伴随石油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垄断组织产生;( 2 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2 分)(学生答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亚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酌情给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石油的争夺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组织,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2 分) 2007年12月2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强调:“中国过去不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中国将继续以本国的能源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世界能源安全作出贡献。” (6)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建国以来,中国的能源建设是怎么样“以本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的。(10分) (6)建国以来,我国建成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等(2 分),1965年,实现了石油的全部自给(2 分);改革开放以后的山西安太堡煤矿的建设(2 分);建成了以葛洲坝和三峡等为代表的水利枢纽工程,水能建设和利用取得了重大成就(2 分);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形成了多元化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2 分) 面对气候变化问题升温、中国利用各种多边场合全面阐述有关立场和主张,介绍节能减排措施,提出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等倡议。积极建设性地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推动就巴厘路线图达成共识,表明中国愿意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和原则,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坚定决心。 (7)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必要性。(10分) (7)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2分) ②气候问题是个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自然发展客观规律,世界各国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2分)。和平、发展、合作、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经济要发展,必须尊重和适应这一时代的主旋律。(2分) ③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