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默写。(10分) (1)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七八个星天外, 。(辛弃疾《西江月》) (3) ,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4)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静中写动,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的诗句是: , 。 (6)朱熹《观书有感》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7)四季之景无不可爱。请以四季为单元,积累相关的诗词名句各1例。 春: , 。 夏: , 。 秋: , 。 冬: , 。 2.古诗文是成语产生的重要土壤。请列举3例源于不同古诗文的成语。(3分) 成语: 出自:《 》 成语: 出自:《 》 成语: 出自:《 》 3.在学习过程中,你一定参加了许多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会对其中的某次实践活动印象特别深刻吧。如果学校校报的小记者来采访你,向你提出以下问题,请你简要回答。(2分) 记者:你最喜欢的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其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说: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0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 (乙)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②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③。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⑤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⑥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⑦。 (刘庆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孔文举即孔融。②李元礼:李膺(110—169),字元礼,曾任司隶校尉。③通:通报。④仆:我,谦称。⑤伯阳:即老子,道家学说创始人。⑥陈韪:生卒年不详。⑦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入门不顾( ) (2)下车引之( ) (3)诣门者( ) (4)以其语语之( ) 5.乙文中“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中的“仲尼”指的是谁?请将他作以简要介绍。(2分)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