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 105×102 = 105÷10-3 =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 ,指数 。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 ,指数 。 105÷10-3 = 地球的半径为6.4×104 千米,合 分米, 合 毫米. 6.4×104 Km= 6.4×104×103m = 6.4×107m=6.4×107×10dm =6.4×108dm =6.4×107×103mm =6.4×1010mm 电脑芯片的线宽为0.13 um(微米) 0.13 um(微米)= nm(纳米)= Km(千米) 0.13 um=0.13×10-6m=1.3×10-7m =1.3×10-7×109 nm =1.3×102 nm = 1.3×10-7×10-3 Km = 1.3×10-10 Km 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 ) A 14.5厘米=14.5×1/100=0.145米 B 14.5厘米=14.5厘米×1/100米 =0.145米 C 14.5厘米=14.5÷(100米) =0.145米 D 14.5厘米=14.5×(1/100)米 =0.145米 练习: 1米=(??? )分米 1千米=(??? )米 1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15分米= =( )米; 510米= =( )千米 ; 16厘米= =( )米 ; 0.95米= =( )厘米 ; 60毫米= =( )厘米; 8米= =( )分米 7.05米= =( )厘米;50米= =( )千米 504厘米= =( )米; 7分米= =( )米 500微米= =(??? )厘米; 50毫米= =(??? )纳米 160毫米= =( )米 练习:A 物体末端在最小刻度之间 B 物体末端在最小刻度线上 练习: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得的结果为25.82cm,其中 为准确数字, 为估计数字, 为有效数字,并由此可推断出小明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练习:小明与五位同学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是18.52 cm,18.51 cm,19.32cm, 18.50cm,18.50cm, 18.50cm,则他们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其中有一位同学的测量值明显是错误的,它是 ,这一次测量最接近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四误差 (5) 仰视偏小[v读<v实], 俯 偏大[v读>v实] (6)量杯,量筒等量具都不能加热 思考:1 量筒的读数还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先仰视读数,读得34毫升,又倒出一些,然后俯视读数,读得19毫升,则倒出的比15毫升 大 还是 小?【课后完成】 7不溶于水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排水法 注意:待测物体放入水中漂浮 1.沉坠法:将待测固体和能沉入水的重物用细线系在一起(重物在下面),先将重物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v1,再将待测固体也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的位置v2,待测固体的体积v=v2-v1 2.针压法:向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位置v1,再用细针将将固体全部压入水中,再记下水面位置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v2-v1 方法3 溢水法: 把烧杯装满水,且以刚好不溢出为准,此时把固体浸没烧杯内的水中,且同时用另一容器承接溢出的水,再把承接的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v,则就是被测固体的体积。 4 沙埋法: 适用于易溶于水的固体体积的测量(冰糖等等) ∵先仰视读数,读得34毫升 ∴实际大于34毫升 ∵俯视读数,读得19毫升 ∴实际小于19毫升 ∴开始:34ml 倒出后:19ml ∴倒出的:34-19=15 ∴倒出的一定大于15ml 木块B的长度是: ; 木块B的长度是: . 你能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吗? 例: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 D 没对齐、 没紧贴 没放平、 没紧贴 没紧贴 正确 25.8c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