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体化输血治疗案例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王宝燕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十一条 输血科及血库的主要职责是: (一)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 (二)负责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 (三)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工作; (四)负责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 (五)参与推动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 (六)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 (七)参与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的调查; (八)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参与开展血液治疗相关技术; (九)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常用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 红细胞悬液 新鲜冰冻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 红细胞的优点和适应证 悬浮红细胞 与全血一样具有携氧能力。 容量为全血的三分之二。 移去大部分血浆减少输血反应。 减少某些物质的含量,减少了对心、肝、肾等的毒性作用。 对于各种急慢性出血、贫血病人,能有效提供临床患者以适宜的机体携氧能力 注意的问题:红细胞输注无效 输入患者体内红细胞的去向 1.正常代谢 2.溶血 3.继续丢失 4.重新分布 5.机械破坏 6.血液稀释 7.药物的溶血作用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及疗效评估 目的:补充凝血因子 出血倾向有无改善 凝血因子水平 输注量大易循环超负荷 输注量不足问题 24小时内有凝血三项的检查报告 血浆输血疗效的判断: 1.主要是临床观察出血的改善情况 2.实验室检查 (1)定量测定:各凝血因子体内含量测定 (2)定性测定:PT、APTT、TEG、SCA 3.血浆输注评价: 维持正常凝血状态需要达到正常人的30%,不稳定凝血因子浓度,其中V、VII、VIII因子只需达到正常范围的20-25%。 最为重要的是检测纤维蛋白原浓度。 应根据伤口渗血及出血情况及时决定补充量,一般纤维蛋白原浓度应维持在100-150mg/dl 冷沉淀输注及疗效评估 冷沉淀输注:初量15IU/kg,每12h再补充一次 当TEG、SCA、PT、APTT、血小板计数正常,可能是血管的外科损伤、vWF缺乏,治疗是外科止血、冷沉淀输注、去氨加压素 当出血病人,TEG图形仅a减低,SCA图形表现为CR值减小,而PT、APTT、血小板计数多正常,常见原因是低纤维蛋白原水平,需进行冷沉淀的输注。 血小板疗效评估 1u约含2×1010个血小板,10u即是2×1011。成人一次输注量,至少需要10u以上。输注的血小板起到止血作用。 输注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血小板输注量: ? 输入的血小板数 预计增加值= ×0.67 循环血容量(ml)×103 0.67是系数。正常情况下输入的血小板约1/3在脾脏贮留,2/3在血液循环中。 血小板疗效实验室评估指标 输后血小板增加值×血容量 恢复率 = ×100% 输入的血小板总数 恢复率(PPR) :用百分值(%)表示。 输注后1小时<30%, 24小时< 20%,可认为输注无效。 4、输血指征 (1)Hb 60g/L 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 (2)贫血严重,虽无症状,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 5、输血方法 (1)贫血越重,输血速度要越慢; (2)贫血伴心功能不全者可2~4小时给予1个单位红细胞,最好在输血前注射速效利尿剂; (3)最好采用小量多次输血,先输1~2单位红细胞,如贫血的症状仍然存在,再输1~2单位; (4)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红细胞制品,如: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保存期稍短的红细胞; 厚 德 博 爱 精 医 卓 越 输 血 学 输血技术 临床输血 输血指南 + 输血实践 个体化 输血治疗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合理用血的目的 体征 ScvO2 70% [nl=80%] SvO2 65% [nl=75%] 大脑或其他组织血氧含量低 酸中毒 乳酸含量高 心电图ST段改变 左室收缩功能降低 症状 精神状态改变 呼吸困难 胸痛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非低血容量性) Napolitano et al.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9;37:3124-3157 Pap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