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百日维新 课件(人民版选修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二 百日维新 课程标准 学习要点 探究问题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全面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2)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评价其意义。 (1)百日维新的改革措施中有何局限性? (2)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何在?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一、百日维新 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光绪帝诏令康有为拟出变法的具体办法,康有为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 2.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3.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经济方面: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3)军事方面: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 (4)文教方面: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4.实施特点:采取猛进政策。 二、戊戌政变 1.原因:维新变法的措施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2.准备 (1)强迫光绪帝免去他的老师、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翁同龢的一切职务。 (2)胁迫光绪帝,规定凡新任职的二品以上官员必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利用这一规定,慈禧太后抓住了朝廷用人大权,使光绪帝无法重用维新派和支持变法的“帝党”官员。 (3)大力提拔亲信荣禄,授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3.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囚禁光绪帝,之后大肆搜捕维新党人。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等六人慷慨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其他倾向变法和参与新政的官员被囚禁或罢黜、放逐。变法失败。  预习交流1 如何理解“百日维新”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提示:从变法内容看,光绪帝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经济上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文 化上打击旧学,提倡新学,但没有采纳康、梁等人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激进主张,因此说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但实际上维新派的实践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 三、戊戌变法的意义 1.目的: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历史意义 (1)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2)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醒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预习交流2 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说明了什么? 提示:(1)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量悬殊。 ②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企图用“和平”“合法”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 (2)说明: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路程是漫长的。 戊戌变法的意义、败因及启示 材料一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戊戌变法中的什么事件?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哀叹说明了什么? 提示:戊戌政变。说明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材料二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 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2)材料二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材料三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提示: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 材料四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