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了解:中医学历史沿革,中西医结合的成就和展望。
中医学(传统医学)是千百年来亿万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内容的一门学科,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诊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属自然科学范畴。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学的起源
药物与方剂的起源
1.食物、食疗、药物概念的产生和认可,初步积累了植物药的知识。《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反映我们祖先发现植物药的过程。
外治法的开始:碰撞搏斗 敷治外伤的外用药。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目前发现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约成书于公元2世纪前,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共三卷(亦有作四卷),收载药物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据药物性能功效不同,分上、中、下三品:
上品为君,补养药;
中品为臣,补养兼攻治药;
下品为佐使,大多是除寒热,破积聚等攻治疾病药,其中有毒的居多,不可久服。
这是中国药物学中最早、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方法。
《神农本草经》概括地论述了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苦、甘、辛、咸)、
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药物学理论,
为
南朝《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本药物炮制专著
唐 (公元659年)《新修本草》是我国(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较欧洲的纽伦堡药典早840年。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绘画1100多幅,录方11000多首,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先后译成7种文字, 在国外广泛流传,成为世界上研究药物学以及动、植、矿物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世界自然科学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2.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虽载方仅13首,但有汤、丸、散、膏、丹、酒之分,总结出有关辨证、治法、组方原则,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誉为“方剂之祖”。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
清《医方集解》对有关方剂做了证治机制与组方原理的阐发,使方剂学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
3.针灸的起源
针灸术起始,约在新石器时代
掌握打制、挖制、磨制技术 石器 医用砭石 针刺术
针具得到不断的改进,由古代的石针、骨针逐步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等金属制针,代替砭石之法,直到现在改进为不锈钢针。
火的发现和使用产生了灸法:
烤火取暖 原始热熨法形成 灸法形成
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把经络理论与针灸临床结合,明确了经络和腧穴关系
宋代王唯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创建针灸铜人 针灸教学新途径杨继洲《针灸大成》 针灸学重要参考书
4.推拿的起源古称按摩、按跷 。
与自然界各种不利因素作斗争,艰巨的劳动使损伤和疾病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威胁,人们逐渐发现按摩能使疼痛减轻或消失,逐渐认识了按摩对人体的治疗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如扁鹊运用按摩、针灸,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 5o-
魏晋隋唐时期,设有按摩专科,有了按摩专科医生。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内容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两汉时期:哲学、文学、史学等方面不少的名著产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奠定基础
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科学理论体系,
以天人合一系统整体观,用朴素辨证的科学思维方式,进行系统总结、概括 形成中医学的概念、规律、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结构。
先秦 两汉时期中医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
《黄帝内经》 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书各九卷,每卷九篇,各为八十一篇,合计一百六十二篇,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中专起点大专)》在线作业.doc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1月考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答案.doc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考试《传染病护理学》考查课试题答案.doc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及答案.doc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系统解剖学》 期末作业练习题.doc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1月考试.docx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5-6月在线作业及答案内科学(本科.doc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7月考试《康复护理学》考查课试题.doc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2月考试《妇产科护理学》考前辅导.doc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考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