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丹溪临床治疗学思想探析
郑海文陈小秋周向锋
【摘要】本文就朱丹溪《格致余论》中所记载的有关医论与九例典型医案,对其辨证施治及方药运用的思想方法
与宝贵经验作一初步探析,旨在发掘祖国医药遗产,供现代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丹溪治疗学诊法特色立法与处方原则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 *+ ,-. /)0’1% 23)4$5’3 67*8(7%
*+ ,9’’3)9 6:$)5$
)*+, -./0+, 1*+, 2/.34/5 )*35 2/.,67+,6
!#$%’ ()**+,+ )- ./)-+00#)$ ’$1 2+3%$)*),45
2;%:)3
89 :3,;5=/,6 % +?/:. :.;+; .,? ;3+ @.;;.6+; .A35= =*+3B9 37 C1D /, 1-E F.,G/H; IJ+
)*/ K5 L5,IM */; .:.?+/: =*356*=; .,? :/,/:. +G@+B/+,:+ 37 =B+.=+,= 0/=* ;9,?B3+ ?/77+B+,=/.N
=/3, .,? :3@3;/=/3, 37 @B+;:B/@=/3, 0+B+ /,O+;=/6.=+? P= 0/ *+@ 5; =3 /,*+B/= .,? ?+O+3@ =*+
+?/:. +6.:/+; 37 35B 3=*+B.,? .,? @B3O/?+ B+7+B+,:+ 73B B+;+.B:*+B; .,? :/,/:. 03BQ+B; 37
3?+ C1D
$= *:4% )-E F.,G/ (:.?+/: =*356*= 1/,/:. .@@/:.=/3,
引言
朱丹溪为金华历史文化名人,金元时代著名四
大医家之一。早在十五世纪末丹溪医学就传入日本,
至今在日本、韩国、港台地区仍广为流传,在我国医
学史上享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丹溪医学的创新理论、
临床经验、常用方药及现代应用等宝贵经验进行系
统全面地整理与研究,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就《格致余论》中的有关内容作一初步探析。
! 治病求本,重在审因
丹溪云:“病之有本,犹草之有根也。去叶不去
根,草然在也。治病犹去草。病在脏而治腑,病在表
而攻里,非惟伐贼胃气,抑且资助病邪,医云乎哉!”
先生名著《格致余论》首论养身,说的是“饮食色欲
箴”;次论体质,说的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三论治
则,说的是“治病必求其本”。三论开篇,治则为其三,
可见先生对此论之重视。然治病求本,《内经》早有明
鉴,无须赘言,但细析其所立三案,不难得出,其治病
求本,重在审因。
案一为其族叔祖患泄利证,百治不愈,“询其平生喜食何物,曰:我喜食鲤鱼,三年无一日缺”。鲤鱼
乃甘甜厚味之物,如此日食三年,必痰湿内生,贮痰
于肺,肺失宣发,又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谷精微不得
布散全身而直趋于下形成泄利,故当澄其源则流自
清,以茱萸、陈皮、青葱等,煎浓汤和砂糖饮一碗,并
以指探喉中,至半时辰,吐痰半升如胶,是夜减半
??次早又饮又吐半升而利止。后与平胃散加白
术,黄连,旬日而安。
案二为东阳王仲正,每日食物必屈曲自膈而
下,且硬涩作微痛,脉右甚涩关尤沉,左却和。询问
其因,曰:每日必早饮点剁酒二三盏迫寒气。先生以
此判断乃酒湿所伤,气郁成疾,阻于胃口,用韭菜汁
半斤,冷饮细呷之,行气化痰而愈。
案三为先生邻人年三十余,性狡而躁,素患下
疳疮,或作或止,初夏患自利,膈上微闷,医与理治
中汤两贴,昏闷若死,片时而苏。两脉皆涩,重取略
弦似数,先生凭其性狡而躁,断定其下疳疮不愈乃
肝火亢盛,湿热下注肝经;初夏自利膈上微闷,以中
焦治之反见昏闷若死,非中焦之证,为少阳枢机不利,故先用当归龙荟丸去麝,泻肝胆实火,后与小柴
胡汤去半夏,加黄连、芍药,川芎等药,和解少阳,诸
症得愈。
上述三案,案一之因乃“日食鲤鱼三年”而得出
其本在肺,案二之因为“每日早点饮酒迫寒气”而成,
得出气郁痰阻于胃口;案三之因是“素来性格狡躁”,
肝胆火旺,湿热下注,少阳枢机不利而成,若不详审
其因,何以知其病根所在,故治病求本,重在审因,凭
因审症,寻根问源,才知病在何脏何腑何经,处方用
药才能的治,此先生治病求本之妙。
! 四诊合参,先观形色
丹溪云:“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
别”。故著“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可见先
生临证,很重视形色之变,然后参合脉证,综合分析,
辩证治病,这不能不说,此乃先生诊法之特色,列案
有二。
东阳陈兄,露筋骨,体稍长,患体虚而劳,头痛
甚,至有诀别之言??脉弦大而带数,以人参、白术
为君,川芎,陈皮为佐,至五六日未减,??其妻来
问,何不少加黄芪,予口关不答,又经一宿,忽自言病
顿愈??又半日,病者言膈上满,不觉饥。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