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原痛风临床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键词】高原;痛风;临床研究高原痛风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所致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包括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高原移居人口增多,高原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原痛风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特点、药物治疗,现将近年来高原痛风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  1.1 现代医学[1]认为  原发性痛风约10%是因尿酸生成增加引起,约90%则是因尿酸排泄减少所致。尿酸生成过多:嘌呤代谢过程中某些酶基因突变致酶活性改变而最终使血尿酸升高,例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和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合成酶(PRS)。尿酸排泄减少: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经肾脏和肠道排出体外,经肾排泄是主要途径,而尿酸盐转运蛋白参与近曲小管对尿酸盐的主动分泌和重吸收,其基因变异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发病机制。近年研究的热点是人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人尿酸盐转运体、hOAT1、hOAT3、MRP4、THP等尿酸转运蛋白。  1.2 甘立宇等[2]认为  高原继发性痛风病因与高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引起血尿酸增高有关。高红症血尿酸增高的原因可能是:一是红细胞内尿酸浓度约为血浆的一半,在缺氧情况下,红细胞数增多,血红蛋白合成与分解速率增加,尿酸生成也相应增多;二是高原缺氧继发红细胞增多,血浆容量相对减少,粘度增加,使血液循环淤滞,右心负荷增加,肾血流量受到影响,较平原正常值下降约20%~28%[3],加之高原缺氧使体内血乳酸浓度增高,在肾脏能竞争性抑制血尿酸排泄,从而导致血尿酸排泄减少。  1.3 中医学认为  病因病机主要是先天不足、饮食失宜,湿浊内蕴,日久化热,阻滞经络,以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久病失治,伤及脾肾,则脾肾阳虚,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而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并且内损脏腑,引起脏腑相关病症。当代医家朱良春[4]认为:痛风多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迈脏气日衰,若加不节饮食,脏腑功能失调,脾肾清浊代谢功能紊乱,水谷不归正化,浊毒内生,积渐日久,或偶逢外邪相合,终必瘀结为害。青海任延明等[5]认为:高原痛风急性期因过食膏梁厚味、醇酒肥甘而引起,慢性期因劳倦过度、七情内伤、关节外伤、饮食不节而诱发。病位主要在于脾、肾、肝,病机为热毒、湿浊、痰凝、肾虚。  1.4 藏医学认为  本病属“黄水病”、“直乃”范畴,因经常食用辛辣肥厚油腻等高脂食品、过量饮酒、久坐少动、白昼酣睡、夜晚不睡、房劳过度、身受外伤等原因,引起血液功能紊乱,加之食用促进“隆”“赤巴”偏盛之食物,导致黄水偏盛,充斥阻塞于肌肤、关节中间,出现关节发红、发炎、灼热、肿胀、刺痛、僵硬、屈伸不佳、行走不便及水肿、浮肿、湿疹、脏腑水脓疡等一系列黄水病症状。  1.5 与高原地区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高原藏族居民喜高嘌呤(如酥油茶、甜茶、牛奶、牛羊肉及其内脏)和嗜酒(成年男子饮酒可达1~2斤青稞酒或每天5~10瓶啤酒)的习惯,导致体内血尿酸生成增多,痛风发病率增加。而移居高原的汉族居民与高原缺氧、缺乏体育锻炼出汗少、饮水量少,导致血尿酸排泄减少有关。2 临床表现特点  2.1 发病诱因及性别、年龄、民族特点  王玲等[6]调查151例发现,高原地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1~40岁,占42.4%,151例中150例为男性,仅1例为女性,在绝经后发病,该研究发现,在高原地区痛风是严重威胁青年男性的疾病。杨永勤等[7]调查110例发现:拉萨地区痛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7.26∶1),汉族多于藏族(4.79∶1),40岁左右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年龄段(40%),发病诱因多与饮酒有关,与家族遗传关系不大。  2.2 临床症状与体征特点  甘立宇等[2]调查268例分析发现:发病部位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为首发部位212例,踝关节44例,指关节12例,90%患者突发夜间受累关节剧痛、跳痛、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75%发生前伴头晕、头痛、胸闷、气促、乏力、多血貌,查体受累关节明显肿胀、充血、局部呈桃红色、压痛明显、功能障碍、局部感觉异常现象。韩岩等[8]调查625例分析发现:病位首发于足趾约394例,踝关节169例,膝关节18例,指关节17例,腕关节15例,肘关节12例。起病突然,表现为单关节或多关节急性剧烈疼痛,数小时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多发。多数病人1年之内复发,每年常发作数次,也可数年发作1次。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受累关节逐渐出现慢性关节炎或关节畸形、痛风石等。  2.3 中医临床特点  青海任延明[6]调查146例高原痛风发现:中医辨证分四型:(1)湿热蕴结(34例,23.3% ):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红,苔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