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基础知识标点作业 填空题: 据《礼记·学记》记载,古时每年招收贵族子弟入学,“一年视离经辨志”,其中“离经”的意思是 ,“辨志”的意思是 。 断句也称句读。“读”的读音为 , 古人称在文义已尽处断句为 ,在文义未尽处断句为 。 二、单项选择: 1.“句读”连文,始见于( ) A. 西汉 B. 东汉 C. 魏晋 D. 唐代 E.宋代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句读古代医书,必须既符合文理,又符合医理。 B.句读有音读和义读之别 C.要正确无误地结合古代医书句读,只需要具备中医药方面的知识。 D.中国古书大多没有断句,古人读书须边读边断 E.重视句读的训练,推求正确的句读,历来是治学的重要门径 多项选择: 1.误读的原因主要有( ) A.不辨词语意义 B.不明语法规律 C.不晓医药道理 D.不谙文史知识 E.不知文字讹误     2.在古书中,“句读”一词又可称( ) A.句逗  B.句投  C.句度  D.句断  E.音读 3.属于误读现象的是( ) A.当断而失断   B.不当断而误断   C.当属上而误属下   D.当属下而误属上  E.没有正确的方法 四、标点: (一) 顷余之旧契读孟坚汉书艺文志载五苦六辛之说而颜师古辈皆无注解渠特以问余余顾其内经诸书中亦不见其文既相别矣乘蹇且十里外飒然而悟欲复回以告予之旧契已归且远乃令载之以示来者夫五者五脏也脏者里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病在里者属阴分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病在表者属阳分宜以辛温之剂发之汗之此五苦六辛之意也颜师古不注盖阙其疑也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余又徐思五积六聚其用药亦不外于是夫五积在脏有常形属里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六聚在腑无常形属表宜以辛温之药发之汗之与亦有表热而可用柴胡之凉者犹宜热而行之里寒而可用姜附之热者犹宜寒而行之前五苦六辛亦合余恐来者不明内经发表攻里之旨故并以孟坚五苦六辛之说附于卷末(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攻里发表寒热殊途笺》) 要求: 给上文标点 注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3.文意理解:张从正写这篇短文的原因是什么? (二) 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仍莫强食莫强酒莫强举重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则营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唯无多无少者得几于道矣是知勿外缘者真人初学之法也若能如此者可居瘟疫之中无忧疑矣既屏外缘会须守五神从四正言最不得浮思妄想心念欲事恶邪大起故孔子曰思无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要求: 给上文标点 注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3.文意理解:文中所述养性之道对运动是如何主张的?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断句;思想内容 2. dòu;句;读 二、单项选择: 1.B 2.C 三、多项选择: 1.ABCDE 2.ABCD 3.ABCD 四、标点: (一) 1. 【答】顷,余之旧契读孟坚《汉书·艺文志》载“五苦六辛”之说,而颜师古辈皆无注解。渠特以问余。余顾其《内经》诸书中亦不见其文。既相别矣,乘蹇且十里外,飒然而悟,欲复回以告,予之旧契已归且远,乃令载之以示来者。夫五者,五脏也;脏者,里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病在里者属阴分,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病在表者属阳分,宜以辛温之剂发之汗之。此五苦六辛之意也。颜师古不注,盖阙其疑也。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余又徐思五积六聚,其用药亦不外于是。夫五积在脏,有常形,属里,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六聚在腑,无常形,属表,宜以辛温之药发之汗之。与前五苦六辛亦合。亦有表热而可用柴胡之凉者,犹宜热而行之;里寒而可用姜附之热者,犹宜寒而行之。余恐来者不明《内经》发表攻里之旨,故并以孟坚五苦六辛之说附于卷末。 2.【答】①顷:近来。 ②旧契:意气相投的老朋友。 ③渠:他。 ④顾:察看。 ⑤且:将近。 ⑥飒然:突然。 ⑦且:而且。 3. 【答】 因为“五苦六辛”之说是一个疑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