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芜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Word版转换及整理:程道流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每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及物”与当下诗歌的境遇
罗振亚
①诗歌境遇逐渐好转是新世纪文坛一个不争的事实。仅仅是诗歌自身内在重构的努力就足以令人兴奋,空前活跃的民刊、网络平台催生的书写与传播方式变革,带来了自由和创造的品质。诗人们大多数自觉回归诗歌本体,致力于各种艺术可能性的挖掘和打造,提升着诗歌的品位,尤其是“及物”策略的明智选择,将诗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调整到了相对理想的状态,甚至可以说,它是促成新世纪新诗境遇转换的最重要的动力之源。
②说起“及物”,它的来路还颇为坎坷。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出于对意识形态写作、宏大叙事的反感和规避,许多先锋诗人将诗与现实的关系理解为过度贴近现实、时代写作,会导致诗歌创作速荣速朽。所以在创作中迷恋纯诗,常有意汰除社会层面的“非”诗因素,高蹈于优雅、和谐的幻想和神性世界,和现实若即若离。这种追求强化了诗意的纯粹及技巧的稔熟,但过于玄奥超然的所指却把一般的读者挡在门外,悬置了诗与现实深度对话的可能。基于“不及物”诗歌的诸多弊端,20世纪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则格外关注“此在”,表现日常生活的处境和经验,注重“及物”。新世纪诗歌整体上延续了“及物”路线,但是诗人们知道诗歌如果不去关涉人间烟火生,前途无从谈起,并在创作中表现出新的超越性品质。
③诗人们虽不完全拒斥超验、永恒的情思元素,可是已注意讲究“及物”对象选取的稳妥、恰切,在典型、多维的日常处境和经验的有效敞开中,更接地气地建构诗歌的形象美学,与当代生活的联系更为广泛。不仅是琐碎细微的日常生活,严肃重大的社会问题也走进了抒情空间,并且因为诗人直觉力的超拔和感受的深入,很多作品穿越了对象的芜杂和表层,由灵性感悟的小聪明进入了事物的本质根部,闪烁着智性之光。
④但是,诗人们没将现实因子直接搬入诗中,而是依靠能动的主体精神和象征思维等艺术手段的支撑,在呈象过程中充满灵性,获得一定的精神提升,甚至有时还能提供出某种新的精神向度。
⑤诗人们还始终坚守诗之为诗的原则,决不放弃艺术性的前提。他们清楚“及物”说穿了只是解决了题材走向问题,文本要赢得读者的认同还需借助艺术技巧的支撑,以完成日常经验向诗性经验的转换,所以在创作手段上各显神通。有人摈弃直抒胸臆方式,启用带有象征色彩的意象进行物态化抒情,有人尝试借鉴小说、戏剧、散文的手段,把叙述作为维系诗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手段
⑥遗憾的是,新世纪的“及物”诗歌在对象选择、精神提升、艺术品质坚守诸方面都存在着一个限度问题。比如“及物”意识的无限泛化,有时就模糊了选择的界限,做到“日常”化同时“审美”一维却被削弱了;有些诗艺术上态度散漫,结构芜杂,叙事枝蔓啰嗦,“及物”诗歌或空洞,或矫情,很难引起读者共鸣。诗歌境遇的真正转换虽然需要社会、读者、诗歌的“合力”作用,但主要还得依靠文本自身的良性运行,从这个向度上说,正因“及物”及其限度的存在,新世纪诗歌的境遇获得了明显好转,但距离真正的繁荣还任重道远。在怎样的前提下和范围内“及物”,应以什么方式“及物”,“及物”过程中该避免哪些问题,还需要诗人们慢慢思量。
(摘自2015年4月13日《光明日报》第13版,有改动)
1.下列关于文中“及物”的表述,等待命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及物”策略的选择,将诗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调整到了相对理想的状态,可以说是促成新世纪新诗境遇转换的动力之源。
B.“及物”策略是在对追求诗意纯粹及技巧稔熟、过度贴证现实和时代写作的“不及物”诗歌的诸多弊端的反思之后提出的。
C.“及物”要求与当代生活的联系更为广泛,及物的对象既可以是琐碎细微的日常生活,也可是严肃重大的社会问题。
D.“及物”强调诗歌创作中的现实因子,但不排斥各种艺术技巧的运用,并借以完成从日常经验向诗性经验的转换。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①段首先点明新世纪文坛诗歌境遇逐渐好转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热点专题.ppt
- 2014年生物高二期中试卷.doc
-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doc
- 2014年生物高二期中试题.doc
-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剂学》考点精要.doc
- 2014年福建省莆田教师招聘备考指导:语文学科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doc
- 2014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doc
- 2014年生物高考试题分类2-物质的输入与输出.ppt
- 2014年综合部工作汇报材料.ppt
- 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doc
- 2015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与结构.ppt
- 2015课题 酸和碱全章课时作业doc.doc
- 2015装修知识大全.doc
-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ppt
- 2015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析).doc
- 2015菏泽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社区服务”计划招募补充公告.docx
- 2015高考数学(人教版A版)一轮配套题库: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doc
- 2015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题有答案解析阶段示范性金考卷四.doc
-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作业:必修1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阶段质量检测.doc
- 2015陕西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C版.docx
最近下载
- 生物安全实验室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5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docx VIP
- 托福写作172句型.doc VIP
- 三级助听器验配师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VIP
- Unit 7 Happy Birthday第1 Lead-in Cartoon time三年级英语上册练习(译林版三起).pdf VIP
- 昌平区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T∕CCMA 0075-2019 -装载机载荷谱试验方法.pdf VIP
- 针灸入门广州中医药学PPT.ppt VIP
- 学堂在线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