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厦门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语文适应性练习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样例”和“注意事项”。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呜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
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因此,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
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立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语。
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1.下面对鸿雁的审美意蕴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鸿雁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B.鸿雁迁徙时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行序整齐,呈现出率性自然之美。
C.鸿雁健飞,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亦刚亦柔,具有一种动态美。
D.鸿雁南迁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阵容壮观,给人以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2.根据文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为凄清低婉,鸿雁主要为辽阔高远。
B.因为鸿雁不似鹰鹞猛悍桀骜,鹤鹭轻灵飘忽,所以容易引起边塞诗人的遐想。
C.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的原因是鸿罹的翔姿动态优美。
D.人们能看到静态的鹰,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可见鸿雁比鹰强健善飞。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养 生
[北齐]颜之推
神仙之事,未可全诬;但性命在天,或难种植。人生居世,触途牵絷:幼少之日,既有
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衣食资须,公私驱役;而望遁迹山林,超然尘滓,千
万不遇一尔。加以金玉之费,炉器所须,益非贫士所办。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华山之下,
白骨如莽,何有可遂之理?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不愿汝曹专精于此。
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喧寒,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禀,不为夭
折者,吾无间然。
诸药饵法,不废世务也。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目看细字,须发犹黑。邺中朝士,
有单服杏仁、枸杞、黄精、白术、车前,得益者甚多,不能一一说尔。吾尝患齿,摇动欲落,
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建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
愈,今恒持之。此辈小术,无损于事,亦可修也。凡欲饵药,陶隐居《太清方》中总录甚备,
但须精审,不可轻脱。近有王爱州在邺学服松脂,不得节度,肠塞而死,为药所误者甚多。
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单豹养于内而丧外,
张毅养于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嵇康著《养生》之论,而以傲物受刑;石崇冀服饵之征,
而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
子之所惜哉! 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自乱
离已来,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懑。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居世,触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