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陪都南京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编 辽朝陪都——南京城 第一章 契丹族源流、立国与建都 第二章 行政区划、政权机构和城市布局. 第三章 宋与辽争夺燕京 第四章 汉族世家显贵 第五章 经济恢复与发展 第六章 文化及社会习俗 第七章 佛教的兴盛 第一章契丹族源流、立国与建都 第一节 契丹族的兴起 第二节 耶律阿保机称帝 第一节 契丹族的兴起 契丹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祖属东胡。契丹起于汉末,盛于隋唐之间,正式见于史书记载是在北魏时期。到隋朝,已发展到十个部落,有十几万人口。唐朝设松漠都督府,负责对契丹人的管理。契丹人居住在潢河和土河流域,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之间。 他们善于畜牧和狩猎,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有时也从事一些种植业。唐末,契丹人强大起来。耶律阿保机作契丹主之后,很快统一了各部,并攻打北方其他少数民族。 第二节 耶律阿保机称帝 公元916年(后梁贞明二年),阿保机正式称帝,始建年号神册,是为辽太祖。(契丹于公元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公元983年重称契丹,)公元1066年仍称辽。这样,契丹人很快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 长期以来,中国南北之间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长城以南阡陌交通,村落相望,市井屋邑,城郭宛然;早巳进入封建社会。而长城以北,仍是荒草漠漠,长天辽阔,城市未建,国家未立。 辽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北方开始了一个空前大发展的时期。随着这个政权的建立,必然要求向中原先进文化看齐。奴隶主贵族们的享乐 欲望,也使他们把眼光从草原的羊群移向塞内的金帛美女和肥沃土地。而临近北边的幽州,便成它首先夺取的目标。 幽州对契丹早期发展的影响 契丹政权早期对幽州作战,并不是为了攻占城市,而是以掠夺入门和财富为目的。但是,当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到草原上之后,却产生了始所未料的结果。 幽燕地区的汉人不熟悉放牧射猎,但却长于耕作纺织。阿保机听从汉族官吏韩延徽的建议,为汉人“树城廓,分市里”,“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这样,便在草原上出现了许多从来未有的农业“插花地”和最初的城市,契丹人称之为“头下州县”。 从《辽史》记载看,最初的“头下州县”,人口来源主要是燕、云两地,而以燕蓟人口为最多。“头下州县”往往以原来的居住地为名。《辽史·地理志》载:辽太祖天赞初攻燕、蓟,以所俘汉人建临潢县,俘蓟州三河县民,建三河县,俘蓟州吏民,建渔阳县,俘檀州民,建檀州,俘密云民,建密云县,破蓟州,掠潞州民,于东京地区置潞州,与渤海人杂居,等等。 这些头下州县的汉民,从幽燕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草原上出现了许多农业据点。以往,契丹人只有通过掠夺才能获得粮食,现在却可以开始自己生产了。 据《契丹国志》记载,阿保机任部落联盟长,打破契丹三年一选的旧制,九年不代,遭到契丹贵族们的强烈反对。后来,他强调自己“所得汉人多矣”,在炭山另立一部,率领幽蓟汉人在那里耕种,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击败了各部酋长,这才当了皇帝。可见,幽燕地区对阿保机建国有重要关系。 契丹人还在战争中俘虏了许多幽燕地区的官吏和文人,他们把中原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和管理国家的经验带到北方,帮助契丹人建立了政权。这一切,都使契丹人认识到,幽燕地区对他们多么重要。 于是,偶然的掠夺便觉得不够了,他们要求直接占领中原的土地,希望把幽燕与草原连结在一起。阿保机到死还想着幽州,他把这种愿望留给自己的儿孙们。 契丹攻取幽州的策略 早在阿保机攻打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时候,同时就把夺取幽州作为一个大的战略目标。由于幽州防守严密,城池坚固,契丹人首先攻取幽州东、西两翼。这种战略进攻,在周德威统治幽州时就开始了。 契丹人首先攻打幽州西部。唐和五代初,居庸关以西设“山后八军”,是幽州防备契丹的重要基地。神册元年(公元916年)十一月,契丹人攻掠了蔚、新、妫,武,儒等山后诸州,从代北逾阴山,尽有其地。这样,便割断了幽州与云朔地区的联系。 然后,契丹人又把军事力量集中于幽州的东北。当时,幽州北部有一系列关隘,是通往北方草原的孔道。如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卢龙塞、渝关等等。这些关隘都比较狭窄,易于防守,难以通过大量兵马。古北口稍宽畅,也只能通大车。只有东北的渝关傍海岸线有一条较宽阔的通道,可以通过大量军队。 隋唐两代征高丽正是从这里输送军马往东北去的。同样,契丹人若想大批引兵南下,也必须经由此处。渝关即今山海关,辽代改称榆关,是控扼辽西走廊,保障幽州安全的要塞。 唐代以来,为防契丹在此大量设戍兵把守。士兵在此屯田,以边塞田园为家,由幽州供给衣服、武器,防守有力,契丹入塞经常失利。周德威统治幽州,恃勇不修边备,契丹人击破了渝关防守线,从此幽州失去渝关之险,使契丹人经常刍牧于平、营之间。 不久,契丹人正式夺取了平、营、滦三州,控制了辽西走廊的两端,使幽州直接暴露在契丹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