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3 煤的工业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指导书 煤的工业分析其内容包括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的测定和固定碳含量的计算。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发热量和硫的测定,但由于后者有其特殊性,一般都将这两项单独列出。 煤的水分和灰分不很稳定,但对燃烧又有较大影响。根据水分和灰分的测定,可以大体了解煤矿的可燃质含量。而通过挥发分的测定,则可大致了解煤的焦渣特征。 根据煤矿的工业分析结果,可以给锅炉设计提供依据,给锅炉热加工试验提供煤质资料,并可以指导锅炉运行和改进锅炉运行等。 工业分析常用设备与仪器 1. 干燥箱 干燥箱,又称烘箱或恒温箱,用以测定煤的水分和干燥仪器等。 干燥箱的热源是装在箱底的电热丝。箱内的热流传导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空气自然对流,即箱底的热空气向上升,箱顶的冷空气向下降,形成对流。这种流动方式箱子上、下部温差较大,被烘干物宜放在上部,切不可放在底部。另一种是机械鼓风强迫对流,使箱内温度均匀。一般上、下部温差不超过0.5 ℃,被烘干物的干燥速度也较快。 烘箱顶部装有水银温度计,以指示箱内温度;同时装有温度控制装置,以控制箱内温度为某一定值,其控温度精度可在±0.5 ℃以内,控温度范围一般是25~200 ℃。 2. 马炉 马费炉,又称箱形电炉,用以测定煤的灰分、挥发分及灰渣含碳量等。 马费炉的热源是炉膛外层嵌绕的电热丝。电热丝一般用镍铬丝,能耐1080~ 1100 ℃的高温。考虑到炉壁存在热阻,电热丝与炉内需有一定温差。为使电热丝不致烧坏,马费炉的常用温度仅限于900 ℃,最高不得超过1000 ℃。 3. 干燥器 干燥器用以防止试样吸收水分,用厚玻璃制造,盖与缸之间有磨口密合,其间可涂以凡士林,保证严密性。起盖时要平推。内部附有带孔瓷板,板下放硅胶等干燥剂,以保持器内干燥状态。 4. 天平 工业分析中试样称量用分析天平。 二、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包括工作煤样全水分的测定和分析煤样水分的测定。 1. 工作煤样全水分的测定 做全水分用的煤样必须用不透气的容器(如铁筒、玻璃瓶等)包装,并用胶布封口,以免在运送、存放过程中损失水分。实验室在测定前应检查容器的包装密封情况,拭净,用工业天平称其毛重(称准到0.1 g)。如与标签上记载的毛重不符,应将减轻的重量作为水分损失量,并对煤样净重计算出百分数()。然后按煤样的不同粒度分别测定全水分。 粒度为13 mm以下试样全水分的测定 测定工作分为两步进行,先测定煤的外水分,然后将煤样粉碎到3 mm以下再测定其内水分。两次水分的总和,即为全水分。 a. 外水分的测定 将试样全部倒在已知重量的长方形浅盘中,称出容器总重量,即可得煤样净重G(不少于1 kg)。将试盘中煤样摊平,其厚度不得超过25 mm,放在温度为45~50 ℃的烘箱内干燥8 h取出在室温下冷却并称重。然后在室温下进行自然干燥,并经常搅拌。自然干燥8 h后称重。若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3%,则认为干燥完全,否则须继续进行自然干燥,每次1 h直到前后两次重量之差不超过0.3%为止。试样在干燥后减轻的重量G1与原试样重量之比的百分数,即为试样的外水分即: b. 内水分的测定 将上述自然干燥后的煤样粉碎到3 mm以下,并缩分到250~300 g。装入带磨口塞的玻璃瓶中备用。 称取煤样10~15 g精确到0.01g,放入一预先烘干并已知重量的大型带盖磨口玻璃瓶中(直径70 mm,高40 mm)。将煤样铺平,开启瓶盖,然后放入已加热至105~110 ℃的烘箱中干燥1.5 h,然后取出立即将盖盖严。在空气中冷却2~3 min后,移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30 min),称重,以后再进行每次半小时的检查性干燥。直到前后两次减重小于0.005 g或重量增加时为止。对减重的情况,以最后一次重量为准;对增重的情况,以增重前一次重量为准。计算试样干燥后减轻的重量G1与试样重量G之比的百分数,即为试样的内水分即 c. 工作煤样全水分的计算 d. 外水分的修正 如煤样在运送过程中水分有损失,则外水分按下式进行修正: 式中:—修正后的外水分,%;—运送途中水分损失百分数,%。 此时的全水分计算应以代替。如≤1%,刚不予修正,所测结果作为实验室煤样的全水分,并在报告中加以说明。 2)粒度小于3 mm的试样全分水的测定 在煤样启封以前,按不同方向翻转3 min,使其充分混合,然后打开容器,迅速取出两份重量各为20~30 g或10~15 g的试样,放入已知重量的大型带盖称量瓶中,轻轻晃动,使之铺平,其厚度一般不得超过10 mm。将盖开启,放入已加热至105~110 ℃的烘箱中干燥。无烟煤及褐煤干燥2~3 h,烟煤干燥2 h,然后取出,立即将盖盖严,在空气中冷却2~3 min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30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