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指导书
煤的工业分析其内容包括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的测定和固定碳含量的计算。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发热量和硫的测定,但由于后者有其特殊性,一般都将这两项单独列出。
煤的水分和灰分不很稳定,但对燃烧又有较大影响。根据水分和灰分的测定,可以大体了解煤矿的可燃质含量。而通过挥发分的测定,则可大致了解煤的焦渣特征。
根据煤矿的工业分析结果,可以给锅炉设计提供依据,给锅炉热加工试验提供煤质资料,并可以指导锅炉运行和改进锅炉运行等。
工业分析常用设备与仪器
1. 干燥箱
干燥箱,又称烘箱或恒温箱,用以测定煤的水分和干燥仪器等。
干燥箱的热源是装在箱底的电热丝。箱内的热流传导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空气自然对流,即箱底的热空气向上升,箱顶的冷空气向下降,形成对流。这种流动方式箱子上、下部温差较大,被烘干物宜放在上部,切不可放在底部。另一种是机械鼓风强迫对流,使箱内温度均匀。一般上、下部温差不超过0.5 ℃,被烘干物的干燥速度也较快。
烘箱顶部装有水银温度计,以指示箱内温度;同时装有温度控制装置,以控制箱内温度为某一定值,其控温度精度可在±0.5 ℃以内,控温度范围一般是25~200 ℃。
2. 马炉
马费炉,又称箱形电炉,用以测定煤的灰分、挥发分及灰渣含碳量等。
马费炉的热源是炉膛外层嵌绕的电热丝。电热丝一般用镍铬丝,能耐1080~
1100 ℃的高温。考虑到炉壁存在热阻,电热丝与炉内需有一定温差。为使电热丝不致烧坏,马费炉的常用温度仅限于900 ℃,最高不得超过1000 ℃。
3. 干燥器
干燥器用以防止试样吸收水分,用厚玻璃制造,盖与缸之间有磨口密合,其间可涂以凡士林,保证严密性。起盖时要平推。内部附有带孔瓷板,板下放硅胶等干燥剂,以保持器内干燥状态。
4. 天平
工业分析中试样称量用分析天平。
二、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包括工作煤样全水分的测定和分析煤样水分的测定。
1. 工作煤样全水分的测定
做全水分用的煤样必须用不透气的容器(如铁筒、玻璃瓶等)包装,并用胶布封口,以免在运送、存放过程中损失水分。实验室在测定前应检查容器的包装密封情况,拭净,用工业天平称其毛重(称准到0.1 g)。如与标签上记载的毛重不符,应将减轻的重量作为水分损失量,并对煤样净重计算出百分数()。然后按煤样的不同粒度分别测定全水分。
粒度为13 mm以下试样全水分的测定
测定工作分为两步进行,先测定煤的外水分,然后将煤样粉碎到3 mm以下再测定其内水分。两次水分的总和,即为全水分。
a. 外水分的测定
将试样全部倒在已知重量的长方形浅盘中,称出容器总重量,即可得煤样净重G(不少于1 kg)。将试盘中煤样摊平,其厚度不得超过25 mm,放在温度为45~50 ℃的烘箱内干燥8 h取出在室温下冷却并称重。然后在室温下进行自然干燥,并经常搅拌。自然干燥8 h后称重。若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3%,则认为干燥完全,否则须继续进行自然干燥,每次1 h直到前后两次重量之差不超过0.3%为止。试样在干燥后减轻的重量G1与原试样重量之比的百分数,即为试样的外水分即:
b. 内水分的测定
将上述自然干燥后的煤样粉碎到3 mm以下,并缩分到250~300 g。装入带磨口塞的玻璃瓶中备用。
称取煤样10~15 g精确到0.01g,放入一预先烘干并已知重量的大型带盖磨口玻璃瓶中(直径70 mm,高40 mm)。将煤样铺平,开启瓶盖,然后放入已加热至105~110 ℃的烘箱中干燥1.5 h,然后取出立即将盖盖严。在空气中冷却2~3 min后,移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30 min),称重,以后再进行每次半小时的检查性干燥。直到前后两次减重小于0.005 g或重量增加时为止。对减重的情况,以最后一次重量为准;对增重的情况,以增重前一次重量为准。计算试样干燥后减轻的重量G1与试样重量G之比的百分数,即为试样的内水分即
c. 工作煤样全水分的计算
d. 外水分的修正
如煤样在运送过程中水分有损失,则外水分按下式进行修正:
式中:—修正后的外水分,%;—运送途中水分损失百分数,%。
此时的全水分计算应以代替。如≤1%,刚不予修正,所测结果作为实验室煤样的全水分,并在报告中加以说明。
2)粒度小于3 mm的试样全分水的测定
在煤样启封以前,按不同方向翻转3 min,使其充分混合,然后打开容器,迅速取出两份重量各为20~30 g或10~15 g的试样,放入已知重量的大型带盖称量瓶中,轻轻晃动,使之铺平,其厚度一般不得超过10 mm。将盖开启,放入已加热至105~110 ℃的烘箱中干燥。无烟煤及褐煤干燥2~3 h,烟煤干燥2 h,然后取出,立即将盖盖严,在空气中冷却2~3 min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3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年春140《管理哲学》作业四.doc
- 12年春140《管理哲学》作业三.doc
- 12年秋管理哲学第四次作业0010.doc
- 12年福建九地市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12、9演讲稿.doc
- 12春《国际贸易务实》第四次作业.doc
- 12月11日上午.doc
- 08 基本 BGP.doc
- 12月8日上午(王薇主持).doc
- 12秋《经济法概论》作业3.doc
- 《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中的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支持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生校园绿化认知与参与度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校园周边咖啡馆对高中生学习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英语课堂生成式AI辅助下的语法教学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培训与专业成长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6课 在钟表店里》教案.docx
- 2025年农业生物技术在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应用市场分析报告.docx
-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0课 劳动集体舞》教案.docx
- 《超高层建筑施工风致振动控制中的风洞试验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直播平台跨平台运营策略与2025年市场占有率提升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