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先飞起来再读诗——评中外短诗五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飞起来再读诗 ――中外短诗五首解读 徐敬亚 对中学生教材中的诗歌选本,我一直耿耿于怀。 多少年来,诗歌学术大大滞后于创作,而中学的教材又大大落后于学术。这种多层次的滞塞,这种陈陈相因的迂腐而尴尬的结果,使一代代的人在最需要诗的年龄无法触及到一个民族最新的诗歌精神。 我以上判断的基点是:当代中国最高的诗歌横杆,已经大大越过了这五首短诗的高度。无论是诗的主题空间,还是诗的感觉方式,或者诗的节奏与语感等各方面。饱含着本时代最新鲜的意识香气的、新的诗歌精神流体正在不断涌现,而我们的中学生课本里却被不断端上一盘又一盘昨天的冷饭。尽管它们在彼时代也算挺好的诗。 诗,没有固定的解释通道。无论从创作心理学或者接受美学的角度,一首诗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生命体,它同时具备了内在的多义性与空间上的歧路性。任何阐释,都不是绝对的正确或错误。阅读时展开的空间越大越好。同样,怀疑精神也是必须的。 诗,是飞翔着的东西。读诗,要自己先飞起来。 一、解读卞之琳《断章》 断章 卞之琳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历史上的“名篇”,其实常常十分可疑。 我一直不认为《断章》是优秀的诗。如同我不太欣赏钱钟书那句被人们反复引用的“围城”名言一样。而卞诗与钟文之间使用的方法都是主观角度的切换。在三、四十年代很新鲜(当年卞之琳曾被称为“晦涩诗人”),但对于今天的年轻人则可能只是常识。 如果没有70年前刘西渭与作者之间那些引人注目的解读与争辩,卞之琳的《断章》在人们的眼里可能只是几行诗歌的半成品。卞之琳自己曾说过:“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看来,他自己都感到这首诗有半成品之嫌。 进一步说,《断章》是一个简单想法的扩展:“双层互景”。 如果教师讲这首诗,根本不必备课,只要在黑板上画出三个框,分别写上风景、桥、楼。然后在风景与桥外面再画一个大框,再写上“风景”,第二段方法同上。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就可以了。 一首诗一旦升为“名篇”,对它的解读不但时髦,而且成为了深奥的学术。所以,我也把学术界几种所谓的解释列在下面: 1、长诗说。有人说过:“这短短的四行原是一首长诗中的。”由于诗人不满意,只抽出这四句。对此,卞之琳曾予以否定; 2、反射说。余光中称该诗“交相反射”,具有层层更进的情趣,“令人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 3、道家说。台湾诗人张默、萧萧则夸得有点玄:“卞之琳受到传统诗歌中道家美学的启迪,包括哲学思维的形象化与戏剧化,提供出一种灵视,在多重距离(既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互指、互玩、互织……形成了一种冷凝而弓张弦紧的对语。”; 4、单相思说。有人认为此诗是“写两性关系……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楼上的人是单相思……”; 5、自觉说。吴奔星曾评论:“‘你’在白天是别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别人梦寝中的‘装饰’,别人是自觉的,‘你’是不自觉的。真可以说顺理成章,‘断章’不断意……” 二、解读芦荻《风雨》 风雨 芦荻 风中大地卷来 雨中大地卷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 芦荻(原名陈培迪)的创作高峰期是1935年至1940年左右,后来主要编刊物。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可能写于三十年代后期。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 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着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审批者等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段两行是动,是两个“卷”;第二段是静,是两个“如”。两个比喻的画面感很强。前四行是客体,后两行转向主体。 正是这个主体“我”在结尾的出现,十分突兀,它不仅破坏了诗人在前面苦心营造的风雨如磐的大氛围,也破坏了全诗的语感与节奏。因此后两行,尤其是倒数第二行,是败笔。 如果后面两行改成“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匍匐在大地的海上”,会更好些? 三、解读郑愁予《错误》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