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湖南普法考试题库(含答案)_801300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家庭暴力法的适用对象不包括 531.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D ) 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 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532.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是( B )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任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533.下列关于徇私枉法罪和伪证罪的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徇私枉法罪的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和记录人 B、徇私枉法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司法职务之便,伪证罪则无利用司法职务之便的行为特征 C、徇私枉法罪是一种滥用司法职权的行为,伪证罪则是一种妨害司法活动的行为 D、徇私枉法罪主要以作为的方式枉法行为,伪证罪主要以不作为的方式妨害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 534. 因受贿而作枉法裁判的,构成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应( A ) A.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B.按吸收犯,以重罪吸收轻罪 C.进行数罪并罚  D.按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断 535.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不定期刑 536.王某承包了20亩鱼塘,某日,王某发现鱼塘里的鱼大量死亡,王某认为鱼的死亡是因为附近的爱国化工厂排污引起,遂起诉该工厂请求赔偿。爱国化工厂辩称其没有排污。关于化工厂是否向鱼塘排污事实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应当由主张存在污染事实的王某负责 B.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应当由主张自己没有排污行为的爱国化工厂负责举证 C.根据“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应当由爱国化工厂负责举证 D.根据本证与反证的分类,应当由爱国化工厂负责举证 53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 C )为环境日。 A.4月24日 B.3月22日 C.6月5日 D.4月22日 53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A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A.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B. 跨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破坏和流域环境污染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C. 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破坏和流域环境污染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D. 跨区域的重点区域、环境污染和流域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540.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54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D、滞纳金 542. 人民法院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后,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B )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并公告案件受理情况。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543.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四条:社会组织有通过诉讼违法收受财物等牟取经济利益行为的,人民法院( D )根据情节轻重依法收缴其非法所得、予以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社会组织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的,人民法院( D )向登记管理机关或者有关机关发送司法建议,由其依法处理。 A.应当;可以 B.应当;应当 C.可以;可以 D.可以;应当 54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B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54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