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2.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儒学成文五经博士研究与教授的经学。在长安的太学里,五经博士对学生的教育,把“通经”(精通五经及其标准注释)作为进入官场的途径。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汉代儒学以经学为特征 ②关注社会现实为治学的基本思想 ③儒家学术体系日臻完善 ④儒学成为政治色彩浓厚的正统学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 ) A.汉宣帝放弃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C.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 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 4.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主要体现( ) ①鼓吹“天人感应” 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③宣扬“君权神授” ④强调“大一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6.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 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7.“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 ①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②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 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④朱熹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①定《五经》,置《五经》博士 ②国家创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 ③佛教传播和道教兴起 ④科举制的实施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⑥理学的创立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9.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指出: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形成这种“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的根本原因是( ) A.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传统手工业高度发达 D.统治者重视科技 10.康熙帝曾说“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他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A、只有修筑长城,才能天下太平 B、边境稳定了,统治才能巩固 C、得民心者得天下 D、皇帝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11.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 )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 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 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 12.东晋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佘曰的彭泽县令;唐代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可见,影响他们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的是( ) A.孔孟之道 B.韩非思想 C.老庄哲学 D.墨家学说 1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初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丽诸子百家、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但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共同认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采取的专制独裁政策。造成这种解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人标新立异来提高知名度 B.史料缺乏造成学者认识不足 C.政治形势对学术研究的干扰 D.传统史学界研究方法的局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