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要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要素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2010.11.06.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 心脏传导系统由负责正常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它分为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以及浦肯野纤维网等几个部分。 窦 房 结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入口与右心房后壁的交界处。长10-20mm,宽2-3mm。主要由P(起搏)细胞与T(移行)细胞组成。冲动在P细胞形成后,通过T细胞传导至窦房结以外的心房组织。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者占60%,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者占40%。 结 间 束 结间束连接窦房结与房室结,分成前、中与后三束。 希氏束为索状结构,长15mm,起自房室结前下缘,穿越中央纤维体后,行走于室间隔嵴上,然后分成左、右束支。左束支稍后分为前、后分支,分别进入两组乳头肌。由于左束支最先抵达室间隔左室面,遂使该区域成为心脏最早的激动部位。右束支沿室间隔右侧面行进,至前乳头肌根部再分成许多细小分支。左、右束支的终未部呈树枝状分布,组成浦肯野纤维网,潜行于心内膜下。这些组织的血液供应来自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后降支。 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随即由结间通道和普通心房肌传递,抵达房室结及左心房。冲动在房室结内传导速度极为缓慢,抵达希氏束后传导再度加速。束支与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均极为快捷,使全部心室肌几乎同时被激动。最后,冲动抵达心外膜,完成一次心动周期。 正 常 心 律 概念: 正常心律是冲动起源于窦房结,频率为60-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律。 临床心电图学 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心肌先发生电激动。心肌的电激动影响着全身各部,使身体不同部位的表面发生了电位差别。临床心电图学就是把身体表面变动着的电位记录下来,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给以适当解释,以辅助临床诊断的一门科学。 心电图各波的名称 正常心电图特征: P波在Ⅰ Ⅱ 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宽度<0.11秒, 直立P波肢体导联高度<0.25mv,胸前导联高度<0.15 mv, P-R间期0.12-0.20s, ORS波宽度<0.10s, ST段位于等电线,抬高0.10mv,压低0.05mv, T波的方向与QRS波的主波方向向一致 心律失常的概念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脏激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等的异常。在多数情况下,心律失常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心内外疾病或生理情况下引起的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在少数情况下,心律失常以综合征的形式出现,如:预激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等。 心律失常的病因与诱因 某些生理情况 器质性心脏病 非心源性疾病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物理和化学的作用与中毒 医源性因素 心律失常的分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二、冲动传导异常 三、冲动形成异常伴传导异常 心律失常的分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1、窦房结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慢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异位心律 被动性异位心律 ①逸搏 (房性、房室性交界区性、室性); ②逸搏心律 (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 主动性异位心律 ①期前收缩 (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 ②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 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二、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 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 窦房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 按照心律失常发生时心率的快慢,可将其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与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 目前,由于对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缺乏透彻认识,进行准确分类尚有困难。 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1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60次/分; 3、窦性停搏(又称窦性静止) 窦房结在一定时间内丧失自律性、不能产生冲动; 4、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结的冲动传导 至心房的过程中发生的延缓或阻滞;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窦房传导阻滞分为ⅠⅡⅢ度: Ⅰ度窦房传导阻滞在体表心电图无法诊断,需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 Ⅲ度窦房传导阻滞在体表心电图上与窦性停搏无法鉴别。 Ⅱ度窦房传导阻滞分为两型: 莫氏Ⅰ型(文氏阻滞):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短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 莫氏Ⅱ型: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数倍数。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概念: 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和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