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经验:如沃尔索,一是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5.3%,碱解氮493.8毫克/千克,速效磷90毫克/千克,速效钾450毫克/千克,士壤容重0.2克/cm3,以上情况是我们高产田的5倍以上:二是耐密紧凑型高产品种FS854,每亩单粒播种6096粒,实收5930穗。三是亩施纯氮40.6公斤,五氧化二磷8.8公斤,氧化钾21.3公斤。 2、国内夏玉米亩产超吨粮高产典型见下表2:(全国春夏玉米小面积亩产超吨粮的共有45块,其中春玉米29块,夏玉米16块) 表2、夏玉米16个亩产超吨粮高产典型 3、 河南省浚县两个万亩单产800公斤以上典型,2009年浚县钜桥乡(鹤壁市淇河区)1.2万亩玉米单产过858公斤;浚县王庄乡1.3万亩玉米单产817.6公斤。其士壤基础大体为碱解氮70一80毫克/千克,速效磷25毫克/千克,速效钾160毫克/千克以上。品种采用浚单20,每亩4800一5000株(穗),每穗粒数480一520,千粒重320一340克,选用包衣种子,6月5一10日播种,播后浇蒙头水。亩施纯氮24公斤,折合尿素52公斤;亩施纯磷7公斤,折合过磷酸钙51公斤;亩施纯钾12公斤,折合硫酸钾24公斤。 (二)全国玉米高产发展趋势: 1、四度 (1)密度:合理增加密度,特别是中低产地区增加密度是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利用紧凑型品种是增密的主要途径。 (2)整齐度:植株高低和强弱程度 。壮株比弱株增产30%以上,每提高一个整齐度,穗粒数增加24粒。整齐度差的原因:麦套、后种播种质量差(选种不严,未能分级播种,机播断垄,缺苗等)。措施:双株留苗、多留5%苗,多次间苗。提高整齐度,减少小株率。 (3)结实度:果穗籽粒多少,一般以果穗秃尖度来表示。高密度下,营养水分受限,花粉传播受阻,花药产出率和花粉生活力下降,结实性较差。特别遇雨天,不耐密品种结实性更差,大田玉米果穗秃尖率大于15%,高产田块超过8%。措施:加强水肥管理,特别是高产田要增施花粒肥,提高结实率. (4)成熟度:也即籽粒充实度。现在研究结果,以籽粒乳线消失作为完熟的标准。当前,我国黄准海地区和我省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过早,籽粒成熟度较差,致使产量下降10%左右。措施:改早收为适当晚收,提高产量。 2、七集成 (1)选用良种(扩大紧凑型杂交种,要求种子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大于90%、水分小于13%) (2)合理密植(克服密度过稀过稠现象等) (3)改善耕层(克服土壤耕层浅、实、少等问题) (4)精细播种(提高机械免耕播种质量、播后浇蒙头水) (5) 齐全壮苗(5叶间苗、6一7叶晚定苗、多留5%的苗、拔弱株) (6)高效肥水(配方施肥、科学追肥、高产增施花粒肥) (7)适时收获(改变收获过早习惯、按籽粒乳线消失收获) (三)河南玉米高产创建技术体系及特点 针对我省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的措施为:直播密植晚收,定量水肥,简化栽培、机械化技术。重点为“一增、二调、三改、四结合、五提高”。 一增:扩大紧凑耐密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浚单29等; 二调:调整种植密度过稀过稠、调整重氮轻磷钾微肥的现象; 三改:改人工播种为机械播种、改单施氮肥 为氮磷钾微配方施肥、改早收为适时晚收; 四结合:推广麦后机播与麦前套种相结合、推广机械播种与麦秸覆盖相结合、化学除草士壤封闭与茎叶处理相结合、病虫防治种子包衣与田间打药相结合; 五提高: 1、提高种子质量,一级良种要求种子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大于90%、含水率 小于13%,当前大面积一级良种很少。 2、提高播种质量;做到四个一致:种子大小一致(精选种子)、播 种深浅一致、株行距一致、墒情一致(土地平整、蒙头水均匀); 3、提高植株整齐度:在精播的基础上通过间定苗、多留5%的苗 、拔弱株,减少空秆、提高成穗率; 4、提高结实度: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玉米生长后期追加花粒肥和浇水,减少果穗秃尖、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 5、提高成熟度:以籽粒乳线消失收获为完熟标准,改收获期过早的旧习惯。一般在不影响种麦的情况下,可尽量延迟收获期,即在果穗苞叶发黄、篷松时(群众习惯收获期)向后推迟7一10天收获,达到丰产丰收。 五 关键栽培技术 当前,我国玉米品种利用大体分为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叶型三大类型。玉米株型是否紧凑主要看茎叶夹角的大小。一般来说,紧凑型玉米穗位以上夹角小于25度,穗位以下夹角小于40度;平展叶型穗位以上夹角大于25度,穗位以下夹角大于40度;半紧凑型介乎两者之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又分耐密中穗和不耐密的大穗型品种,紧凑型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