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册2单元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册2单元题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单元测试选择题 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天姥(m?) 渌水(lù) 一晌(xiǎng) 悯( m?n )然 B 霹(pì)雳 石扉(fēi) 訇(hōng)然 荻 ( d í )花 C 幽咽(yè) 裂帛(bó) 红绡(shāo) 钿 (diàn)头 D 渚(zh?)清 祠(cí)堂 初霁(qí) 玉簟(di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 B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情形,光景) C 战士还家尽锦衣。(华丽的衣服) D 如听仙乐耳暂明。(突然) 3.古代常用官职、籍贯、谥号和字号来称呼某人。请将下列人名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A.白居易 B.陶渊明 C.王维D.E.王安石 F. 王右丞( ) (2)香山居士( ) (3) (4) 易安居士( ) (5)王临川( ) (6) 六一居士4. 《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 A、由舒徐流畅一逐渐沉咽一间歇停顿一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一逐渐沉咽一间歇停顿一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一间歇停顿一逐渐沉咽一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一舒徐流畅一间歇停顿一逐渐沉咽 5.我国古代诗歌风格各异。对下列诗句所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A.(1)豪放 (2)雄浑 (3)旷达 (4)哀婉 (5)缠绵 B.(1)旷达 (2)豪放 (3)清新 (4)缠绵 (5)清新 C.(1)雄浑 (2)豪放 (3)清新 (4)哀婉 (5)旷达 D.(1)豪放 (2)旷达 (3)旷达 (4)缠绵 (5)清新 6、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最接近的一句(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 C、凄凄不似向前声 D、 今漂沦憔悴 7、选出未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举酒欲饮无管弦 C、犹抱琵琶半遮面 D、8、下面是对《书愤》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抒发内心的愤郁之情。 B、“中原北望气如山”意谓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C、“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许”意即不认为自己是这种人物 D、“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指可以相比。 910.下列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天台一万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诗人极言天台山之高峻,以衬托天姥山更为雄险气势磅礴。 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过春风十里”是写扬州过去的繁荣景象,“尽”句则写今日扬州的景象是一派生机,从而,与后面各句所写的战乱 过后的凄情惨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这种“黍离”之悲典出《诗经》。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这是作者回忆四十三年前南归情景的话,当时扬州一带正是战火遍地,一片惨象。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借“酒醉”发问,自问自答设想酒后离别情景,又借杨柳、晓风、残月以寄寓别后心境的凄凉,倾吐离情别绪。 ( 9% ) 1、古诗文中,常以“禾黍”来表示                      , 以“豆蔻年华”称 。 2、 辨别下列对联讲的是哪位诗人 (1)枫叶四弦歌,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3、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此第二境也。‘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