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

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 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断骨热」。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2、登革热流行于什么地方?   该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 3、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什么?   在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伊蚊的蚊体为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俗称“花斑蚊”。   4、登革热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是什么?   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登革热病毒只可以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并不会由人直接传染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染。 5、登革热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当伊蚊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造成感染患病。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 6、哪些人容易感染登革热?   不分年龄、性别和种族,人们对登革热普遍易感。在流行季节,从非流行地区进入流行地区的人容易受到感染,如到东南亚等地旅游、探亲、劳务、经商者。登革热病毒分为4型,登革热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但患过由某一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还可以发生另一型病毒引起的感染。 7、登革热的发生地和时间?   登革热是一种蚊媒传染病,其流行与蚊种和蚊子密度有关。如果有传染源存在,又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均可发生该病流行。该病也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8、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有何症状?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依个人体质和感染强度的不同表现不同。部份病人临床上并无症状;有些病人则呈现轻微非典型登革热症状,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还有些病人则表现为典型的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病人在受到病媒蚊叮咬后经过约5-8天的潜伏期,可出现突然发烧(24小时内可达40℃)、寒颤头痛、后眼窝痛、畏光、下肢疼痛及全身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发烧的型式呈马鞍型(即先发烧,几天后接着退烧,随后又烧起来)或间歇型(体温每天上下起伏持续7天左右),渐渐地,肌肉关节痛的情形加剧,全身骨骼彷佛崩解,令人难以忍受,此即所谓的「断骨热」。另外还会出现肠胃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及腹痛等。大部份病人于热退期(发烧后3-5天)或热退后1-2天出现先于躯干后向四肢扩张的过敏性皮肤疹。偶尔会有轻微出血现象,在四肢出现出血点、流鼻血等。一般急性期病程约1周。婴幼儿感染登革热病毒症状与青少年或成人的典型登革热症状有所不同,通常只有发烧、咽喉发炎、鼻炎及咳嗽等非特异性的上呼吸道症状,以及皮肤出疹等。   9、何谓出血性登革热?   通常第一次感染登革热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再次感染与上次不同的病毒时,则容易引起出血性登革热,甚至登革休克综合征。   出血性登革热的初期症状与典型登革热很相似: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两者最大不同点乃是出血现象严重,如鼻出血、呕血、咯血、尿血、便血、腹水等,出血性登革热常伴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如果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现象且伴有血压下降、烦躁、昏睡、昏迷及周围循环衰竭等则为登革休克综合征,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 值得警惕的是,出血性登革热发生出血的时间,大约是在即将退烧时或退烧后的24~48小时内,所以这段时间内,医生与家属需仔细留意病情的变化,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10、登革热如何诊断与治疗?   凡在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旅游、探亲、劳务、经商者,在流行季节有发烧38℃以上,再加上①剧烈头痛、后眼窝痛、骨头关节或肌肉痛;②发烧3~4天后身上出现红疹;③发病期间全身发痒,这三项的其中一项症状,即视为疑似登革热病人,需在24小时内到医院诊治。   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包括卧床休息、退热、补充水分等。而对出血性登革热应早期诊断并提供适当的体液补充,合并全身性出血时,应及时输血,并密切监测病人的呼吸、心跳、体温、血压,防止休克而致命。病人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药退热止痛。需要注意的是,对已感染登革热的患者,一定要避免再被蚊叮咬,以免蚊子将登革热病毒传给别人,或自身被再次感染上不同类型的登革热病毒而加重病情。   登革热有自限性,预后较好,病死率在0.1%以下。若重复感染不同型别的登革热病毒,则可能造成症状严重的出血性登革热,其恶性度高,致死率在5%以下。 11、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做好防蚊、灭蚊、消灭蚊虫孳生地是预防登革热最有效、最重要的办法。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