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普京为啥变强硬了.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普京为啥变强硬了

普京为啥变强硬了? 西方领导人在艰难应对俄罗斯施加于克里米亚的强力控制时,他们开始逐渐明白一点:对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来说,这场斗争在很久以前就已揭开帷幕。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这位俄罗斯总统就令手下将这个位于黑海的半岛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此举为乌克兰国家的未来笼罩上一层疑云,并迫使从波兰到美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政府进入危机应对模式。 对许多西方人来说,普京的行动属于威权领导人极度失控后的危险行径。但在俄罗斯国内,普京的支持率却在上升,俄罗斯人认为他成功捍卫了国家利益,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准。 尽管此次危机对欧美来说可能在意料之外,但对普京来说,这却是他掌权14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不断积累的怨恨情绪的总爆发。在这段时期里,他从最初那位不苟言笑的前苏共间谍,变成了一位谈吐自如、极度自信的领导人,带着种种传统保守的俄罗斯派头。前克里姆林宫顾问伊格尔?尤尔根斯(Igor Yurgens)说:“他对西方的幻想破灭了。”在普京眼中,基辅发生的革命只是一条漫长链条中的最新一环,这条链条就是西方企图围堵和削弱俄罗斯的阴谋链条。 考虑到这位俄罗斯总统的出身,他敌视西方似乎是不难预料的。普京1952年生于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当时他的出生地还叫列宁格勒。他早年间与父母住在一种称为“kommunalka”的集体公寓里(中国的类似建筑称“筒子楼”——译者注)。普京小时候属于那种喜欢折腾的孩子,青少年时代接受的严格武术训练让他收敛了心性。他还曾志愿加入克格勃(KGB),并在20岁出头的年纪实现了这一梦想。 1991年苏联解体(普京曾将这一事件称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后,他放弃了间谍生涯,投身政坛。他的政治生涯始于家乡圣彼得堡(也就是曾经的列宁格勒),随后又来到莫斯科,进入总统办公室,处于鲍里斯?叶利钦(Boris Yeltsin)的领导之下。不到五年,他就被叶利钦亲手选定为总统接班人。 在普京的首个总统任期之初,人们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冷战的寒意。尤尔根斯说:“他曾真诚而全心全意地提倡与西方接触。”2001年9月美国遭受袭击后,普京曾向华盛顿方面提出,允许其使用俄罗斯在中亚的军事基地。此外,俄罗斯还放弃了位于古巴的一个无线电情报站,以及位于越南的一个基地。普京本以为这些举措能换来某些回报,最终却什么也没得到。 他曾希望北约(Nato)东扩能止步于德国边境,结果却让他感到失望。此外,他还希望西方同盟不要在欧洲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以及俄罗斯能重新获得与美国平等的全球地位,这些希望同样落空了。于是,普京开始认为这些粗暴的拒绝是冲着他个人来的。一位前美国官员表示:“他很善于告诉人们他知道他们想听到什么。不过一旦出现问题,他可能转瞬之间就会发火,变得怒不可遏。” 接着发生了橙色革命。2004年,乌克兰人走上街头,推翻了一场被欺诈行为玷污的选举。普京当时怀疑,这是西方围堵俄罗斯的一个巨大阴谋。西方一位资深外交官说:“普京对此感到震惊,他好几天都不愿与任何西方领导人对话。”另外,普京小圈子内的强硬派前安全官员也向他施加了压力,这些人认为乌克兰局势是一个重大战略挫折。这位曾驻莫斯科的外交官表示:“人们开始首次听到他可能无法成功走完第二个任期的说法。” 一位家族与普京关系密切的人士称:“那些日子改变了一切。”他回想起,这位总统那时候一副“耿耿于怀”的样子。 普京开始镇压政治异见人士,收紧对立法机关、各行政区和司法机关的控制——在乌克兰最新的动乱爆发后,他曾多次作出这种反应。前克林姆林宫顾问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Gleb Pavlovsky)表示,普京的高压手段几乎扼杀了俄罗斯的公民社会。“这是俄罗斯知识分子阶层的垮台,”他说,“我认为这场灾难甚至比克里米亚的局势还要糟糕。” 在国际舞台上,普京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的一次演讲凸显出他的态度日趋强硬。他的前助手表示,那次演讲预示着后来会发生什么。普京对美国展开了抨击,并警告北约不要插手格鲁吉亚事务。一年后,还是在慕尼黑,他针对西方企图吸引乌克兰入盟含蓄地发出了警告。尤尔根斯说:“他们依然没有把他的话当回事。” 普京第一次把他的威胁变成事实是2008年与格鲁吉亚的“五日战争”,那件事令俄美关系严重受损。此后,阿拉伯国家的起义所引发的危机让普京进一步坚定了看法:美国正在全球各地插手危险的“实验”。 尽管外部人士不可能确定普京到底是何时决定对乌克兰采取行动的,但人们的一个共识是,这一行动蓄谋已久。上面提到的那位前美国官员说:“这一行动出台的精准程度令人吃惊。” 问题是,普京接下来要走向何方。如果俄罗斯受到严厉的金融制裁,那么由此带来的伤害可能会迅速削弱他的权力。一位与普京有私交的人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