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级二月调研测试-中小学级二月调研测试-中小学
2006年武汉市高三二月调研测试文综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一时刻的天气系统图,判断1-2题。
1.下列气压场中,与右图所示天气系统相应的是
2.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读下面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据此回答3-4小题。
3.①②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
4.②③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坡向
读下表,分析回答5-7题。
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统计)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 乙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5.甲组人口死亡率是
A.0.775% B.3.7% C.0.885% D.0.95%
6.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7.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右图为河口位于回归线附近的两条河流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城市中,位于乙河口三角洲附近的是
A.开罗 B.孟买
C.圣保罗 D.加尔各答
9.甲河中、上游地区小麦单产量较高的原因主要有
①降水十分丰富 ②土壤肥沃 ③光照资源丰富 ④水源丰富 ⑤高产良种的推广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右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单位: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10-11题。
10.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米 B.4米
C.8米 D.10米
11.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齐鲁大地,曾孕育古老的中华文明,在饱受灾难的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中占有重要地点。回答12-14题。
12.右图是哪一历史事件的遗迹
A.葵丘会盟 B.城濮之战
C.齐魏争霸 D.田氏代齐
13.下列历史现象,不是发生在齐鲁大地的
A.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出现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C.唐朝时从登州出发走海路可达韩国、日本
D.元代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14.山东在解放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民党军队向中原、华东等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B.华东罢战军取得青化砭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陈赓、谢富治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展开战略反攻
D.华北解放军同华东解放军一起取得平津战役胜利,战略决战结束
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读下列各图回答15-18题。
15.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声明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16.使日本法西斯军队遭受失败的战役有
①枣宣会战 ②平型关战役 ③中途岛战役 ④豫湘桂战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涨,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历史上明确规定台湾必须从日本殖民统治下回归中国的法律文件是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