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耕读文化
耕读文化,楠溪江的千年“文脉”在绵延
核心提示: 水秀、崖奇、瀑多、滩林美是楠溪山水的自然景观,这良好的田园山水奠定了耕读生活的基础,楠溪江的古村落进一步展现了耕读文化的传统和千百年形成的“文脉”,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观念和民俗风情的产物。近日,记者来到岩头镇芙蓉、苍坡等古村落,深入了解我县从古至今盛行不衰的耕读文化及其所展示的魅力。
水秀、崖奇、瀑多、滩林美是楠溪山水的自然景观,这良好的田园山水奠定了耕读生活的基础,楠溪江的古村落进一步展现了耕读文化的传统和千百年形成的“文脉”,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观念和民俗风情的产物。近日,记者来到岩头镇芙蓉、苍坡等古村落,深入了解我县从古至今盛行不衰的耕读文化及其所展示的魅力。
古村建筑,耕读文化的根基
耕读文化表达的是特定时代、特定阶层的生活理想,其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晋、宋中国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迁徙、江南地区逐步得到开发、南宋建都杭州倡导“耕读”、理学兴盛、提倡修身养性等,终使耕读文化走向成熟。然而,悠悠三百里楠溪江更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成为中原士族迁居耕读之地。
目前,我县楠溪江流域散布着二百多个单姓的血缘村落,其中有三十多个为古村落,主要分布在楠溪江的中游和上游地区,有的建于晚唐,有的建于北宋、南宋,有的建于元代,这些古村落的形成,展现的是我县耕读文化的根基所在。
现存的苍坡村是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建造的,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却仍保留有宋代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苍坡以“文房四宝”进行布局:针对村右的笔架山,铺砖石长街为“笔”,凿5米长的条石为“墨”,辟东西两方池为“砚”,垒卵石成方形的村墙,使村庄像一张铺开的“纸”,在村落布局上蕴藏着浓郁的楠溪耕读文化思想。
芙蓉古村的建筑则以“七星八斗”布局设计,象征性强、寓意深刻,主街称为“笔街”,东西两池命名为“砚池”,池边、街边放置大石条,是为“墨锭”,而方方正正的村落则如一张写满字的纸,使村落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
纵观古村落的基本格局,布局也是形式多样,寨墙、街巷、民居、园林、公共建筑和沟渠系统样样俱全。如芙蓉村的芙蓉亭,建在村子中心地段的芙蓉池中,芙蓉池一带便成为村民们农闲或劳动之余的休息场所。芙蓉村有俗语说:“天上天堂,地上芙蓉,有吃没吃,长塘街、芙蓉池逛逛。”类似的公共休闲中心,还有其它形式,如枫林村的“瑶亭御风”、溪口村的“明文里门”,这些现今保存的公共建筑,无不洋溢着安宁祥和的耕读遗迹。?
宗教文化,处处彰显耕读传家的理想
“团团一脉石,绿竹间青松。沙外溶溶水,门前叠叠风。山花开屿岸,野鸟唤春风。锄犁能读史,诗书振飞鹏。”这是坦下村《陈氏宗谱》中描绘本村的风景,而且认为理想的耕读环境必出人才。又如《珍川朱氏合族副谱珍川十咏序》说花坦村的选址:“陵阜夹川,陂陀下弛,衍为原隰。林麓藏荫,水田环绕,居民耕植其中,熙熙如也……是盖乾坤清淑之气所钟聚融结,必有玮瑰俊秀杰出乎其间。”
对楠溪江自然风光及人居环境的讴歌与赞美,不是文人的专利。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楠溪江乡民,对自己的美丽家园更是赞不绝口。大多数古村落的宗谱,都要在卷首的“序”里或者撰专文赞美本村地形环境。在这些宗谱语汇中流露的是,楠溪江流域的乡土文化和绵延千百年的耕读古风。
在封建社会,农村虽然有政府的各级行政机构来管辖,但宗族组织实际上是血缘村落的真正政权机构,宗族组织要管的事情很多,小到邻里纠纷,大至村落选址、规划、建设、管理等。宗族鼓励族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修祠堂、建桥铺路、兴造学堂、保护环境。无论是公益建设还是环境保护,许多古村落都涌现出有眼光、有能力的贤达,他们具有山水情怀,热心公益事业,大多乐善好施。在古村落的建设与保护方面,他们功不可没。而且这些贤达及其事迹都被载入各族宗谱,激励后人积极从事家园的建设与保护。
同时,在楠溪江的古村落大多设有书院,各宗族对教育也极其重视。如芙蓉村的芙蓉书院使用宗族公产来支付书院的费用,村里的孩子无论贫寒还是富裕,均可在这里接受教育,希望他们能出将入相,光宗耀祖。
“在宗法制的传统农村里,‘耕读传家’是人们根深蒂固的生活理想。在楠溪江流域古村落,这一生活理想显得更加强烈。”芙蓉村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楠溪江古村落的传统不同一般,其始祖原本多为因世乱迁徙而来的中原世族,在饱经离乱之苦、千里颠簸之后,他们为的是休养生息,为的是在新家园实现耕读理想。所以,在楠溪江的古村落里,几乎村村宗谱都记载了乡绅———乡村知识分子亲自设帐课徒、教授族中子弟读书修身的事迹。同时,永嘉历代杰出的地方官,为化民成俗,提倡读书,促成文风蔚然。至今,楠溪江古村落普通农家的中堂或厅堂的墙壁上,都张贴着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臀位剖宫产护理查房.pptx VIP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2.docx
- 美食推荐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冬季预防训练伤部队ppt.pptx VIP
-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pdf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SANKEN三肯变频器samco-ns TEXC-NS-002(小容量)使用手册调试说明书.pdf
- 标准图集-05R502-燃气工程设计施工.pdf VIP
- 不靠谱梦想该劝阻吗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