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教学赛
全国教学赛:苏教《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与设计
朱俊
?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设计理念:
1.从儿童出发,在文化的视野下,引导儿童漫步诗词王国,“让学”于生,以生为本,顺学而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意、得言、得法。
2.诗词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抒情艺术,品读诗词应从形象入手,从意境入手,所谓“情缘景发”“意与境会”“思与境偕”,把握诗词韵感,体会诗词美感,领会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初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词的意境,初步体会词人的情感。
4.初步感受品读诗歌,体会古诗词“炼字”的妙处,学习遣词造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文字、图片、音乐)
学生准备:了解辛弃疾的有关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诗词激趣,初读感知。
1.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是我国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特殊的诗歌(出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谈“村居”。
注意书写:“清、村”左窄右宽,“平、乐”注意左右对称,“居”把“古”向外写写,字成梯形)。重点引导读好“村居”,说说“村居”在你头脑中的印象。
3.?初读正音。
4.?体会节奏。
5.?比较诗词特点。
二、诗、画结合,理解意境。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结合书中的插图,边默读边想象,你读懂了什么?
2.其中,哪一幅画面留给你深刻的印象?
(1)童趣图
?“卧”:写出了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可以和“躺、坐、趴”等字比较。引导读出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
无赖:可爱、顽皮的意思,对小儿的爱称(古今词义的差别)
指名读(板书:趣)
(2)乐趣图
大儿、中儿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这两位儿子的?(勤劳、孝顺、能干)
(3)情趣图
主人公是:翁媪(书写:翁,引导从偏旁理解翁媪)
吴音:是指中国吴地的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文中指江西上饶地区吴方言。
讲解“媚”:眉——媚——相媚好——亲热地交谈什么?引导想象老爷爷和老婆婆会说些什么,聊些什么?
指名读(这对老夫妻多会享受生活的情调啊,板书:情)
(4)清趣图
低小:体会生活不富裕。读出感觉来
青青草:草色青青,多可爱啊
指名读(这是多么清净、清幽、清雅的景色啊。)
3.回归词眼
看到这样的田园风光和其乐融融的一家五口,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温馨、恬静、安宁、幸福……)把这些词语汇成词中的一个字,那就是:醉(板书:醉)
“醉”仅仅是指老爷爷和老婆婆喝点酒,微醉吗?还会是什么?陶醉于什么?这样情景的还会让谁醉?(词人)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了解词人:同学们,词中的意境确实很美,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走近作者,去看看词人辛弃疾波澜壮阔的一生。
(交流学生资料,师出示资料)
从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辛弃疾?
2.联系这些资料,(配乐)以“望着眼前温馨、恬静的村居,辛弃疾……”写或说一段话。
你们所说的就是辛弃疾所想的,是辛弃疾一生的志趣啊(板书:志趣),你们跨越了时空,成为辛弃疾的知音啊。
3.升华情感,融情诵读。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心灵的村居,在这样的村居中,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宁静、恬静、温馨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让我们在轻轻地诵读中结束今天的学习。(配乐)
板书设计:
?
????清平乐???村居? ——?醉?——?情??趣?——?温馨、恬静
?
五上《清平乐村居》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朱骏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在清朝诗人高鼎的眼中,是一首诗,是草长莺飞二月天……在辛弃疾的严重,村居是一首词,齐读题目。我听着有人读yuè,有人读lè,你认为读什么?
生:我认为读yuè。
师:词牌,中间停顿一下读。
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生:句子字数不一样。
生:我们读的都是绝句和七律,这个字数不等,第一次读。
生:词比诗比较容易理解。
生:中间空了一行,而且两首小词都是一个作者写的。
师:这不叫两首,叫上片和下片。
读过三遍以上的同学举手,预习是个非常好的习惯。仔细听看他字音是否准确。
指名读。
校正“翁媪”的读音,指名书写翁。
生:就是我们指的老爷爷,奶奶就是“媪”。
再读这个词,带在句子里再读。
生纠正相媚好读错了。
生纠正莲蓬的读音。
师:正常中读第二个读轻声,但是在古诗中为了押韵,第二个还是读第二声。
师:出示剥,讨论应该读哪个音?
生:我觉得应该读bāo。
师:老师教读两遍,放到句子里读。
再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