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哲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法与哲学

近年来很多国内外书法界的朋友,非常担心,传承了三千年的书法艺术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没落。他们认为,纵观历史,书法文化艺术所遭遇的严峻挑战,无逾于今日者。数千年来,书法在中国的社会生存中地位显赫。许多位帝王的躬行实践和大力的提倡,士大夫的作为安身立命的首要技艺,以及全社会高度一致的认同趋向,使书法文化的传承从未遇到过大的危机。而今天则不同了,在当今的现代社会里,高科技的日益发达,使书写由手工劳动变成了键盘上计算机的自动操作,地球村的逐渐一体化又使得中国独特的书法审美体系面临西方美学理论和戒律的冲击。他们的危机感是有道理的,是有所依据的,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 ??? 但是,本人今天要提出的是“中国书法的永恒论”。我们深深的了解,新一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书法文化环境的急剧变化。然而,在这种形势下,书法艺术依然深受人民喜爱,书法活动,乃至书法市场仍然在蓬勃发展,这首先要归功于书法文化在历史上几千年的积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书法的审美情结。 ??? 书法不仅仅是书法家的专业,也是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热衷追求的生活志趣。在当今中国,书法可谓是高雅与通俗、专业性与公共性结合最富成果且倍受瞩目的一门艺术。所以,实用性的削弱并不意味着书法艺术的必定消沉,恰恰相反,可能预示新时代的来临。 ??? 因此,书法的实用性也在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审美功能并存。但书法作为一门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在它的传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却始终是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特质。书法的魅力,归根结底来自其丰富的中华民族哲学的表现力,这一点是计算机打字永远无法取代的。中国哲学是永恒不朽的!必将永远与书法并存。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分离,对书法并不完全是坏事。书法的淡化实用价值的同时,人们可能会更加注重观赏创造和诗意的表达,在艺术性领域中或将得到多方面的探索和长足的发展。 ??? “就本源意义而言,哲学代表的是一件,人所特有的对自身生存根基和生命意义的永不停息的反思和探究性的活动,通过这种反思和探索,不断地提升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而书法文化传统恰恰恰是一个与哲学有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艺术就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的一个独特的艺术成果?,是中国哲学的一种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从形式到内容,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当我们试图理清书法源头的时候,就势必要谈及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哲学。 ??? 中国哲学致力于研究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等的关系,着眼于寻求天与人、内与外、知与行的统一,并从中探究生命的潜能与意义。 ??? 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探究各种本源性事务的关系,把宇宙万物均看作是多元的有机架构和动态的发展过程,从研究这种关系和过程中去把握宇宙万物的规律。 ??? 中国哲学思想本源之一的易学,很早就建立了“天地人”三才系统的理论架构。《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中国文明史即是各种关系的生动演绎。是故,司马迁写《史记》的指导思想乃是“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在这种思想视域中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必然会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即意与象即形体与观念的二重性。清·刘熙载说:“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我们的先人们从来都不是仅仅把文字看成一种工具,而是认为它代表着一种观念、精神、意识和道德。中国人对文字、书法和创造文字,从事书法的人从来都抱有一种敬畏的感情。不但造字的人被尊为神祗,而且连写有字迹的纸张都不可轻慢亵渎。当然,这种敬畏的并非文字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一种观念和精神。 ??? 蔡邕《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则提出:“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更进一步从书法的形体中抽象出一种精神理念——“气”,而且指出这种“气”与天地万物之道是相通相达的。南朝王僧虔不但明确提出书法“形质”与“精神”的二元论观点,而且认为神采高于形质。他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超于古人。”到了唐代,张怀瑾更是进一步提出:“善观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宋赵构说:“甚矣字法之微妙,功钧造化,迹出窈冥,未易以点画工,便为至极。”宋朱长文说:“书之至者,妙与道参,技艺动云乎哉。这些论述标志着汉字书法“天地垂象,圣人造书”的观念有新的观点,这就是“形神兼备,神采为上,书同人品,技进于道。”这种新的观念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书法的生命意义和人文关怀。 ??? 进一步地说,书法艺术是神圣的,它为万象之一端,又能凝聚、结晶千般情状为一条跳动的墨线,“包括万殊裁成一相”,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人的浑全的生命感受。它的价值在于中国人具有的哲学特点之审美观,不为快捷而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