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大阅读考前复习.docVIP

200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大阅读考前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大阅读考前复习

200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大阅读考前复习   现代文大阅读是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2008年高考现代文大阅读试题仍将以主观题为主。具有鲜明时代感、彰显主旋律和时代主题的文章以及一些文质兼美、内蕴深厚的名家大作将仍受欢迎。   散文的阅读   考纲对文学作品并没有具体限定,但考查散文的可能性最大。   要求:   1、整体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鉴赏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人手,细细品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2、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鉴赏时要联系全文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   3、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阅读散文时,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句子,更要把握文章的内蕴。   4、熟练掌握各种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虚实相生、烘托对比、象征手法、修辞技巧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梅花几度梦里寻   王本道   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众口一词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它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令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它的品格。因此,“品逸于梅”常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立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为以天下为己任.而文人们的际遇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遏,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而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如陆游的诗:“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赋予了梅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被广为传播。   从拟人的角度看,造物主也实在是委屈了梅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梅信属第一,节气恰恰是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而梅却我行我素,不屈不挠,在苦寒之中“寂寞开无主”,显现着既勇敢叛逆又悲壮凄楚的色彩。正是梅的这种秉性,才使她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千世界中非但未被挤出局,反而被文人们提升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作为一名忠诚的“梅客”,我委实在梅的品行中,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益。每次赏梅归来,时常夙夜忧叹:苦寒之于梅,确属命运的不公,世道的不公。而梅呢,却无怨无悔地傲雪凌霜,凄切着、幽怨着,年年岁岁按季奉献着自己的幽香。常常是在遇到了挫折,遭到了磨难,碰到了不公之时,我会在梦乡里看到那千树万树的梅花。   佛家曾有“一切有情,众生平等”之说。其实人生一世与其他生灵的一生就其过程来讲,并无二致,但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有时想那冷峻的梅,若真的给她换一个温室环境,怕还真是难以承受呢。梅是在苦寒的背景之下,扎根、生长、开花的,也恰恰是这苦寒,才使她蓄满了这成长的动力。苦寒之于梅,又何尝不是一份财富呢?人的一生也同样,心想事成,万事皆顺,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苦难同样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同样是一笔特殊的财富,它来之不易,自然也不会轻易丧失。梅是在病态的环境中,在不公正的待遇中散放幽香的。是否要改变这种生存环境,纠正这种不公,讨还个正确的说法呢?这也许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对此,梅采取的是默默承受的态度,正是这种承受,才使得她在万花丛中始终能独树一帜!人若失去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达观的心态,还会有生存的信念吗?   (选自《芒种》2006.4)   1.第一段文字中叙述了宋代林和靖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2.作者眼中的梅花,具有怎样的特点?有着怎样的品格?请概括说明。   3.“我委实在梅的品行中,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益”,这里“太多太多的教益”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结合原文分别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①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同样是一笔特殊的财富。   ②人若失去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达观的心态,还会有生存的信念吗?   ①   ②   二、阅读下面散文,回答后面题目。   渐行渐远的村庄   黄辉   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