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教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

24、《诗词五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古代诗词名家及其代表作。2、诵读本文的五篇诗词。3、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1、 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2、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或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 把握诗词中的一些深刻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学习第一首《使至塞上》导语?王维诗之宏大。 ?(一)学习目标 1.深刻理解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句。???????? 2.背诵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3.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1)《使至塞上》王维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居河西节度使幕中。这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单车欲间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小结: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4. 学生朗读、背诵这首诗。 (三)总结、扩展 总结:《使至塞上》,借景写出了自己孤寂的感情;诗人借景抒情,言为心声,真切动人的玑珠般的词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学习第二首诗《泊秦淮》?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著有《樊川诗集》。此诗是作者有感于秦淮河地区浮糜豪奢的世象而作。?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3、思考:? ???⑴最后二句作者是斥责歌女吗?为什么??⑵“犹唱”一词有何含义??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明确:《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歌女献唱,是需要有人听赏的,那些不顾国家安危,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演唱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泊秦淮》中多年积蓄心头的兴亡感慨喷涌而出,而艺术表现上却委婉含蓄,借景以抒情,让人悟到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被誉之为绝唱。? 4、当堂背诵诗歌。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学习第三首《无题》 师:请大家打开书,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李商隐的《无题》诗。生大声或小声读诗,有人最后一句读错字。?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有两个字需要注意。看最后一句:“为”读wèi,替的意思。“看”读kān,尝试的意思。? 学生在书上注音? 师:好,下面同学再读一遍诗,然后告诉我,这是一首什么诗。从内容上形式上说都可以――学生再读诗。? 师:谁能说说,这是一首什么诗?――生1:离别诗。? 师:好。还有同学能说的更具体么?或者从形式上说说。――生2:律诗。 师:是从形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