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对诸葛亮在军事上的精辟点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伟人对诸葛亮在军事上的精辟点评

伟人对诸葛亮在军事上的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个卓有建树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在军事上可圈可点处并不多,远非《三国演义》所渲染的那样用兵如神。《三国演义》在民间影响非常之大,但它是演义,是小说,而非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真正史书是《三国志》。鲁迅先生批《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似妖”的评语,可谓一针见血。 受《三国演义》之深远影响,民间对诸葛亮奉若神灵,认为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军事天才,并纷纷为其最终的失败找来“不得其时”等等借口。军事造诣颇深的毛泽东却不这样看,他对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等历史功绩是肯定的,但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基本持否定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熟谙历史与军事的毛泽东分析事物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让人无法不佩服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功力,总是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他曾多次指出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严重过失,认为诸葛亮的最终之败怨不得天时,失败的根源在于其军事战略与实践的屡屡失误。 毛泽东先后指出诸葛亮在军事上的三大失误。 一是选错将帅 1948年5月中旬,西柏坡。一天上午,李银桥正在花山村毛泽东住的房间里收拾,从外边散步回来的毛泽东像个孩子似的蹑手蹑脚地走到李银桥的身后,猛然大喝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 突然间,李银桥一个转身动作,双手急出抱住了毛泽东的双臂。毛泽东挣开双臂,笑道,“你这个卫士组长,我没有选错哩!” 李银桥说:“主席什么时候选错过人啊。” 毛泽东摇摇头说,“我毛泽东一不是释迦牟尼,二不是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也有错用关羽和错用马谡的时候啊!” 李银桥不解地问:“诸葛亮怎么错用关羽了?” 毛泽东回答:“当初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是一着错棋呢!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 李银桥点点头:“我只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马谡失了街亭,害得诸葛亮用了空城计。” “这也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呢……”毛泽东回答。 荆州,《三国志》说“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由于诸葛亮用了骄傲且拒不执行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的关羽,才有了后来的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悲剧。荆州失守,孙刘反目,蜀汉的局势便从此无可逆转。错用关羽守荆州,诸葛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蜀汉是毁灭性的打击。连很少评说历史的小平同志也说“诸葛亮用人是讲手段的,但对关羽就非常迁就甚至不讲原则,助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故后来铸成大错”。 用错马谡导致街亭之失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正如毛宗岗在评三国时所说的:“街亭失而几使孔明无退足之处矣。……于是南安不得不弃,安定不得不捐,天水不得不委,箕谷之兵不得不撒,西城之饷不得不收。遂使向之擒夏侯、斩崔谅、杀杨陵、取上邽、袭冀县、骂王朗、破曹真者,其功都付之乌有。悲夫!”总之,它使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整个形势发生逆转,蜀军除了撤退之外,已别无他途。夸夸其谈的马谡失败的原因,毛宗岗对此也有比较恰当的评论:“马谡之所以败者,因熟记兵法之成语于胸中,不过曰‘置之死地而后生’耳,不过曰‘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耳。孰知坐论则是,起行则非;读书虽多,致用则误,岂不重可叹哉!故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书。” 二是不懂关键时刻主帅应亲自临阵调度以策应战事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三》记载:“初,越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合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合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毛泽东读此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又在《魏纪四》就诸葛亮出师木门道杀张合事,作了眉批:失街亭后,每出,亮必在军。他认为,这是诸葛亮接受了教训,所以街亭之败,诸葛亮也是要负重要责任的。 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者要随时把握敌我强弱形势的变化,选择有利的时机,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克敌致胜。诸葛亮北伐之际,蜀汉的总体实力弱于曹魏。时因刘备去世,魏边关多年无犯,关中及陇右地区兵力空虚,守备废弛。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诸葛亮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率大军直取长安一举平定关中。但是,诸葛亮没有采纳大将魏延集中兵力攻取关中的建议,而是以赵云、邓芝为一部攻打箕谷,以马谡、王平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军驻足祁山,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攻取,把本已相对强势的蜀汉兵力进行分散,变强势为弱势,致使马谡兵败街亭。张合围困马谡之时,诸葛亮当北进街亭,策应马谡,与张合展开决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