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府如何应对食品价格高涨
政府如何应对粮食价格波动
--历史的总结
一、从名义支持率(NRA)角度看政府如何应对国际粮价波动
(一)以名义支持率衡量政府的应对力度
一国的名义支持率能够衡量出政府干预下国内农产品生产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该国边境地区的可比国际价格)之间的差异程度。200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曾指出,从五十年代中期到2007年,名义支持率的测量方法已经覆盖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的所有主要农产品。
名义支持率的普遍存在,即能够表明政府的干预行为导致了国内农产品与国际农产品之间的价格扭曲,也可以表明政府在不断地采取和变换政策措施以应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图1展示了三个发展中地区稻米名义支持率及其国际价格的相关走势。
图1(a):南亚地区稻米名义支持率和国际价格
注:相关系数为-0.79。地区包括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及斯里兰卡
图1(b):东南亚地区稻米名义补助率和国际价格
注:相关系数为-0.56。地区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及越南
图1(c):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稻米名义补助率和国际价格
注:相关系数为-0.72。地区包括科特迪瓦、加纳、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
从图1中可以直观地发现,名义支持率和国际价格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这说明在国际粮价高涨时期,政府倾向于采取保护国内消费者的措施,维持国内相对较低的粮价;而在国际粮价低靡的时候,政府倾向于采取保护国内生产者的措施,维持国内相对较高的粮价。但不管采取何种措施,国际粮价向国内传导的过程都受到了人为的阻碍,从而导致了农产品的价格扭曲。表1中名义支持率和国际价格的相关系数量化了二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高收入国家中,除了牛肉以外,其他农产品的名义补助率与其国际价格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而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四分之三的相关系数为负值。在所有地区中,南美地区的负相关程度最高。而所有农产品中,稻米、糖及牛奶的负相关程度最高。
表1:地区名义支持率与国际价格的相关系数
非洲 南亚 东南亚及中国 南美 高收入国家 所有样本国家 谷物、油、糖 稻米 -0.19 -0.58 -0.51 -0.52 -0.10 -0.16 小麦 -0.01 -0.81 -0.09 -0.12 -0.28 -0.41 玉米 -0.20 -0.70 -0.55 -0.04 -0.29 0.57 大豆 -0.15 -0.42 -0.16 -0.27 -0.07 -0.18 糖 -0.57 -0.74 -0.57 -0.40 -0.69 -0.70 热带经济作物 棉花 0.28 -0.33 -0.16 -0.29 -0.74 -0.57 椰子 Na -0.16 -0.14 N/A N/A -0.12 咖啡 -0.35 N/A 0.02 -0.30 N/A -0.28 畜产品 奶 0.19 -0.57 -0.70 0.33 -0.10 -0.31 牛肉 0.20 N/A 0.05 0.55 0.29 0.32 猪肉 N/A N/A -0.53 -0.47 -0.60 -0.76 家禽 0.59 N/A -0.52 -0.78 -0.22 -0.34 (二)不同政策工具对名义支持率的贡献度
表2衡量了不同政策工具对国家名义支持率的贡献度。表2(a)说明,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口限制是发达国家对农业生产者的主要保护措施,相比之下,国内补贴和出口补贴对总名义支持率的贡献度不到六分之一。1972到1974年国际粮价高涨期间,进口限制的减少和出口补贴的下降是高收入国家名义支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即使在1974年国际粮价峰值时期,发达国家的名义支持率也一直保持正值,这说明这些国家历来重视对本国农业生产者的支持。
比较而言,表2(b)则说明,压制国内价格的措施——特别是出口税——历来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到1974年,发展中国家基本停止了进口限制措施和生产补贴政策,同时加大了出口税的征收力度。但是,同样能起到压低国内价格作用的进口补贴政策却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名义支持率从1972年的3%降至1974年的-29%,到1976年该指标又回升至-2%。
值得注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均以边境措施为主要干预手段。这说明国际粮食市场的贸易壁垒程度很高,而贸易壁垒一方面加剧了国际粮价的波动,另一方面也给各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福利损失。
表2:不同政策工具对名义支持率的贡献度(%)
(a)高收入中国家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边境措施 进口税等值 25 18 15 21 30 出口补贴 4 2 1 2 2 出口税等值 0 -1 0 0 0 进口补贴等值 -1 -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