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沐川中学高三历史1-3章检测试题 人教版.docVIP

四川省沐川中学高三历史1-3章检测试题 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沐川中学高三历史1-3章检测试题 人教版

沐川中学高三历史1-3章检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 单项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 B. 都在关中地区 C. 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内 D. 都在今天的黄河流域 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 分封制 B. 井田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3、孔子认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对这一观点的证明是: ①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 ②三家分晋 ③田氏代齐 ④诸侯不再朝觐、纳贡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5、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B.青铜器的装饰由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 C.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辞 6、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 )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7、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是 ①重农抑商 ②奖励军功 ③废井田制 ④奖励耕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六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这一阶段最发达的地区是 A、洞庭湖流域 B、鄱阳湖流域 C、成都平原 D、三吴地区 9、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为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北方农民南移 ②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③统治者的奖励农耕的政策 ④新农具和新技术的推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秦汉时期,下列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①河套地区 ②西南夷地区 ③西域地区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11、.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场景,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道具是  ①书案上毛笔、纸张 ②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墙角放有琵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和亲”就是一种基本的形式,曾和西汉政府和亲的西域政权是 A.大宛 B.匈奴 C.乌孙 D.大月氏 二、主观题(共52分,37题32分,39题20分)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有军功者,务以卒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摘自《史记?商鞅列传》 (1)指出材料中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4分) (2)根据材料,指出商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其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加以简要评价。(8分) 材料二:阅读下图 t x (1)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两次重大历史活动?分别有何重大意义?(10分) (2)“图一”中的活动被司马迁称为什么?这一活动成功的条件有哪些?(5分) (3)两次活动关系如何?除上述路线外,当时的对外交通是否还有其他道路可走?(4分) (4)自秦汉以来,在图二所示道路区域曾有哪些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与汉族一起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