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孟子.ppt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孟子

孟 子 一、人性善 :认为人性内有种 种善的成分 1、三种学说。 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告子) 第二种 是说人性既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 第三种是说有些 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详《孟子·告子上》)。 2、四端: 墨 子 一、身份特征:《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 死不旋踵。” 第一点,普通的游侠只要得 到酬谢,墨子及其门徒则不然 ,他们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所以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 第二点,普 通的游侠只限于信守职业道德的条规,可是墨子却详细阐明了这种职业 道德,论证它是合理的,正当的。 二、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l)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 鬼不悦”。(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 都浪费了。(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 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墨子·公孟》)。《墨子》的《非儒》篇还说:“累 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 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 三、兼爱 坚持兼爱的人他名之为“兼士”,坚 持爱有差别的人他名之为“别士”。“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 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引语见《墨子·兼爱下》 ) 四、天志与明鬼 夫爱人者,人必 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 之。”(《兼爱中》) 天帝与鬼神:奖赏那些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 交相“别”的人。 “子墨子有疾。跌鼻进而问 曰;先生以鬼神为明,能为祸福,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今先生圣人也,何 故有疾?意者先生之言有不善乎?鬼神不明知乎?子墨子曰;虽使我有病,鬼神何遽 不明?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百门而闭一门焉、则盗何 遽无从人?”(《墨子·公孟》) 五、鬼神观的目的论 “公孟子曰‘无鬼神’,又曰‘孟子必学祭祀’。子墨子曰:‘ 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墨子·公孟 》) 六、政治观 1、国家起源----天帝 “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 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以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贫、众寡、安危、治乱也。” “盖其语曰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 ,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 人之义,故交相非也。”“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 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墨子·尚同上》) 2、权力来源 “上 同而不下比” :“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 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 义,墨子认为就是“交相兼”,不义就是“交相别 ”。 无侧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侧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 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 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 公孙丑上》) 3、常德 “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 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 “人之 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4、儒墨之争 “杨氏为 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是邪说诬民,充 塞仁义也。”(《墨子·膝文公下》) 杨朱的学说是反对仁义的,因为仁义 的本质是利他,而杨朱的原则是利己。但是墨子的兼爱,目的也是利他,在利他这 方面他甚至比儒家的调子更高。 (1)墨家主张爱无差等,而儒家主张爱有差等 。 (2) ,仁是从人性内部 自然地发展出来的;而墨家认为,兼爱是从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 5、政治观 (1)国家起源:人伦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 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媵文公上》) (2)贵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尽心下》) (3)王道:“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 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4)井田制:“养生送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 ·梁惠王上》)。 (5)内圣外王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