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如何面向世界
乐黛云 原创 | 2014-01-05 19:34
有不同声音才有文化的繁荣 “文化与文化相处,最根本就是对话,对话是一种面对面的关系,而并不是像以前那样,要统一思想,我的思想把你覆盖、同化。这个问题在国内是挺严重的,很少尊重别人的思想。”第一个问题讲出来可能会挨骂,因为我是很不赞成提倡软实力。我当时就觉得是不是不要把出发点放在软实力上,而是应该有别的说法,比如可以说提倡文化影响力。我觉得文化影响力要比说软实力好一点,软实力概念由美国约瑟夫·奈(编者注:生于1937年,哈佛大学教授,曾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以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而闻名)提出,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内在吸引力,在国际上获得利益的能力,最根本是得到自身利益,而文化吸引力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他们来说,软实力是以征服别人、获取私利为唯一目的,披上伪装的一种本领。他们极力膨胀自己的文化和软实力,是为了压制其他文化可能产生的吸引力,认为对方是一个威胁,特别是对中国更加注意。其结果就是精神殖民,用他们的文化和思想来进行指引,对全球文化实施单边统治。我觉得这是美国提倡发展软实力的最根本理由和考量。我们要不要跟在美国后面发展软实力,也与他竞争,需要这样做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与美国有不同的出发点,应该走不同的道路。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出发点和美国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并不是要压制其它文化,也不是单方面向世界灌输中国文化,更不是着眼于宣扬中国实力,说我们多伟大。我们的最大利益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不同世界文化一起共存,中国应该参与到正在形成的新的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化本身就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因素聚在一起,互相比拼,就可以生出新事物,而把一样的东西加在一起,就不能发展,等于抛弃,难以为继。这是中国非常根本的文化基因。早在公元前7世纪伯阳父(史伯)同郑桓公谈论政局,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讨论“和”与“同”的关系。最后由孔子总结出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中国从古到今,流传到现在的一个根,所以一定不能抛掉“同”与“和”的问题,而去追逐什么软实力,去苟同美国的单边文化那一套。文化与文化相处,最根本就是对话,对话是一种面对面的关系,而并不是像以前那样,要统一思想,打通思想,我打你通,让你的思想与我的思想统一,我的思想把你覆盖、同化。这个问题在国内是挺严重的,很少尊重别人的思想,总是用自己的思想去覆盖别人,特别是回想一下文化大革命,提倡五个统一,“统一领导、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舆论、统一行动”,如果真正贯彻,就没有什么生机了,就没有什么不同的东西可以发展出来,大家都一样,还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中国人的创造为什么现在发展很慢,就是因为大家都统一,新思想萌芽受到弱视。所以,对话要承认差异,“如切如磋”,总是在摩擦,“如琢如磨”,总是在互相的琢磨,完全是和平的。有一个故事讲给大家,晏婴见齐王,齐王夸奖他身边的一名叫梁丘据的臣子,说梁丘据很好,我说什么他就说什么,我想做什么,他就按照我的意图去做,非常和谐。后来晏婴说,这哪里叫“和”,永远跟着你去做,这有什么意思,没有意义。我觉得今天社会上也有这种问题,高层领导往往听不到底层的声音,因为都被梁丘据这样的人过滤,他们不但说,而且还加油加醋,顺杆爬,越爬越高,或者是抬轿子,把领导的思想硬抬头,然后和真正民意就有了隔阂。这样的人在中国是很坏事的,上层常常是很英明的,一般老百姓也有很聪明的,可能就是因为梁丘据式的人物,使得下面的意志不能上达,形成互相欺瞒,你说好,我说好,大家都说好,没有真实的现象被呈现出来。这个故事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中国对对话的理解就是面对面,而不是用一种思想去覆盖另一种,要有不同声音,然后才有中国文化的繁荣。今天我们面向世界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精神殖民,而是通过广义平等的对话,让不同文化根据自己文化的基因和现代的结合,为解决世界共同难题做贡献。对于软实力,我有这样的考虑,但是要加强软实力,我也没有什么可反对,可这不是我们的发出点,不是中国的本意,也不是今天所要宣传的最核心口号。文化面向世界的核心是贡献中国新思想
“西方说中国学者很有才气,多半是指多少年以前的人,至多大概是上世纪30年代冯友兰那一代,以后的他们都看不上,认为中国没有出现过一个拿得出的理论和能够在世界上站得住的学者。”我们用什么面向世界,到底想要什么,要向世界奉献什么?到时代广场做一个广告,去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者时装展览,以及音乐会,这都是可以做的,而且也合乎中国的利益,可到底这些是不是中国文化要面向世界的最核心东西?现在我也有一些想法,可能与别人的想法不完全一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