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新文化运动》优秀课件讲述
斗争锋芒集中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评价) 1、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性质) 2、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积极) 3、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局限) * 1、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目的 失败根本原因 政治主张 性质 领导人物 政治派别 时间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奕、李鸿章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学习西方技术 1898年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学西方制度 (君主立宪制) 学西方制度 (民主共和制) 1911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黄兴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维护清朝统治 维护清朝统治, 但实行君主立宪制 推翻清朝统治, 实行民主共和制 未触及封建制度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和妥协性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和妥协性 1、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①无论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或革命派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成功 启示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 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作用 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结果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陈独秀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科学 民主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兴起 主要内容 意义 本课学习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28日,他身穿古装,率领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12月23日冬至这天,他又穿起特制古祭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演出了尊孔复古的丑剧。 时间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标志 代表 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旗帜 “民主”,“科学” 主要阵地: 运动中心: 北大(蔡元培任校长,”兼容并包“)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内容(前期) 旧文学 新道德 迷信 民 主 专制 科 学 旧道德 新文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德先生 Science 赛先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20世纪初中国现状 之镜头三: 旧道德 新道德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刊登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三从四德 贞节牌坊 (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男女平等个性解放)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言文:“才学疏浅,难堪大任。” 白话文:“我不干,谢谢。”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题目:请用文言文拟一份委婉拒绝别人的电报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 迅:吃人的礼教。 思考: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支柱,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1919年 中国 NEWS 社会花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