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新人教版讲述
马尔克(德国士兵)在阵亡的前一天写道: 这些日子里,我看到的都是世人难以想象的最可怕的事情。 法军前线指挥官贝当将军看到从战场上返回的法国官兵后写道: 他们惊魂未定,人们由此可以想象前线有多么恐怖。他们步履蹒跚,显得十分沮丧。他们被恐怖的记忆压垮了。 你知道吗? 一战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写在华工墓前》:“如果当年的祖国是强者,∕你就不会像漂泊浮萍无所靠依。∕如果当年没有心酸的贫困,∕你就不会为几块银元卖掉自己。”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三.结果和影响 帝国主义列强的战争目的 德国: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摧垮英国的海 上垄断,夺取英法殖民地。 奥匈:独自称霸巴尔干 意大利:瓜分北非突尼斯,称霸地中海。 英国: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打败德国,瓜 分其殖民地和舰队。 法国:打垮德国,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称 霸欧洲大陆。 俄国:确定在巴尔干的统治。 日本: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问题探究 “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 ◆ 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 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摧毁了俄、德、奥匈等帝国,奥斯曼帝国解体 ◆ 俄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战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一九一八年奥匈帝国瓦解,同年十一月,德国发生起义,十一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影响 “在波黑共和国萨拉热窝的阿柏路十字街口的路旁铺有一块石板,上面刻有一双17岁青年的脚印,旁边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 维护和平 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 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 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我们用泪水连同内心的悲愤向世界呼喊:停止战争,和平万岁! 让我们双手合十,收起罪恶的心一起祈祷吧,祈祷这世界不再有杀戮,不再有流血,不再让年轻的生命随意的看不见阳光,让我们高呼:STOP WAR! 祈祷和平 萨拉热窝事件 1、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从刺杀目的、手段、结果或影响三方面) 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刺杀目的: 手段性质: 刺杀后果: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 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这一事件得出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偶然因素即突发事件的影响。 恐怖、刺杀行为 西 线 无 战 事 1913年 法 美 德 其它 英 英 法 美 德 其它 1870年 1913年英、法、美、德所占殖民地面积位次表 位次 法 美 德 英 国别 2 5 4 1 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示意图 一战根源 特点:阵地战、持久战、对峙战 —–萨 拉 热 窝 事 件 1914年6月28日,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星 期天,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大街上,发 出两响震惊世界的枪声,正在此地访问的奥匈 帝国皇太子遇刺身亡。斐迪南大公的访问,带 有明显的挑衅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了 他。这就给奥匈帝国的出兵带来了口实。于是, 德、奥便以此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巴尔干这个火药库,成 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大陆南部,连接亚、欧、非三大洲,濒临黑海、亚德里亚海,素有“欧洲十字路口”之称。巴尔干半岛气候宜人,粮食产量高,兼有欧洲缺乏的矿产、石油等重要资源。 公元4—6世纪,生活在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的斯拉夫人迁徙到巴尔干半岛,并在此定居。定居于半岛西北部的斯洛文尼亚族和克罗地亚族,皈依了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而定居于东南部的塞尔维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则信奉了东正教,使用基里尔字母。后来奥斯曼帝国入侵,强迫当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后来,巴尔干半岛又曾被奥斯曼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占领。两大帝国为了加强对南部斯拉夫人的统治,利用其内部矛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