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安族介绍

保安族 民族概况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 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甘肃临夏回族自 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有人口12212人。保安 大概20000人左右。 “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称 ,历史上曾被称作“回回”、“保安回”等。新中 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 名为保安族。 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通晓汉语。 服饰聚焦 保安族早期与蒙古族相邻而居,服饰也基本上与蒙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长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则穿夹袄,戴白羊毛毡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鲜艳的丝绸腰带,并带有小装饰物。 现在,保安人的服饰与当地的回族、东乡族无根本差异。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或军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头戴细薄柔软透亮的绿绸盖头;已婚少妇以及中年妇女平时多戴白色卫生帽,外出时则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多着深色服饰,戴白盖头。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生活习俗 居住 保安族人民以村落聚居,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低矮平房,房院相互连结,坐落有序,颇具特色。 饮食 保安族的饮食多以小麦、青稞和玉米为主,一般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猪、 马、驴等非反刍动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兽。 保安人的肉食品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驴、骡和其它凶猛禽兽之肉,忌食一切自死动物的肉和血。偏重于纯肉制品,如手抓羊肉、碗菜(熟牛羊肉切块,加胡萝卜、土豆、粉条,用牛羊肉汤烩成)、麦仁杂碎汤、(麦粒乐羊头蹄肉及内脏混煮)、大块清水鸡、爆炒鸡块、清煮全鸭等。尤以全羊席最为知名,这是选用2龄左右的肥羊,治净后整只煮熟,然后捞起,按肋条、脊背、前后腿、髋、脖子、尾巴分档切割,接着带骨剁成一指厚、手掌大的肉块,各装一盘顺序上席,另配佐料调味蘸食。 保安之刀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主要产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刘集乡及周边地区。长期以来,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一直是维系整个保安族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 保安腰刀与藏刀,蒙古刀齐名。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打制“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保安族群众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宗教信仰 保安族人民长期以来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内部也有老教、新教之分。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保安族地区,尚无定论,据文献记载,在明初保安人中就已有伊斯兰教徒。但在保安地区普遍接受伊斯兰教,是在清康熙年间。在老教下分若干支派,两个主要的支派(门宦):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这种门宦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宗教封建特权制度。伊斯兰教在保安地区传播,特别是伊斯兰教各门宦通过政治和宗法手段对族内控制,宗教不仅对保安族人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生活,而且对保安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作用和影响。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