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隋及初唐诗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隋及初唐诗坛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坛 (主题法·提纲) 此章涉及十五位作家的生平、创作,课时有限,也为了突出重点,培养同学们善于提炼教材中心内容,运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表达见解的能力,我改变生平、创作,地位、贡献等常规性讲法,采用“主题法”讲授这章内容,即将全章内容归纳为一个中心主题——隋及初唐诗坛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贡献,运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所提供的材料说明之,而不是一般地将隋及初唐诗坛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几个条条,与具体内容脱节。 隋及初唐诗坛的基本特征是: 一个问题贯穿始终,两种创作倾向互有消长,交错并存;最终以三个方面的成就端正了诗歌发展的方向,是为特征;为唐诗的繁荣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诗繁荣的准备期),是为影响。 所谓一个问题贯穿始终,就是如何将重性情与重声色完美地结合起来, 为诗歌发展开辟一条健康的道路。 第一节 隋及初唐诗坛两种创作倾向的并存与消长 一般文学史将隋及初唐文学分为三个阶段:1.隋(581-618);2.初唐前五十年(618-668);3.初唐后五十年(669—713)。 一、隋文帝时代,由于杨坚努力扭转南朝文风,由北入隋的北朝诗人有兴趣借鉴南朝文风,所以北、南两种诗风并存;隋炀帝时期,杨广虽然代表着南北文风交融的方向,但是,其身边聚集了一批由南入北的南朝文士,所以重文采的南 朝诗风最终占据了隋代诗坛的主导地位。 二、初唐前五十年,虽然出现了代表清新诗风的王绩、作诗流露真性情的骆宾王、卢照邻,但是,由模仿和拾掇六朝声律辞采的普遍兴趣,而导致的贞观诗风转向南朝诗风的新变,和贞观、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的出现,都表明南朝诗风对初唐宫廷文学的影响力 (一)早年质朴刚健的贞观诗风,因研习诗歌技巧成为政治家或文学侍从写 作应制、应诏之诗的当务之急而新变;独拔流俗的王绩难成气候。 (二)贞观、龙朔年间(太宗、高宗年间)离权力中心较远的诗人代表骆宾王、卢照邻不足以取代居诗坛主导地位的以“上官体”为代表的宫体诗 1.上官体 2.卢照邻、骆宾王 三、初唐后五十年,特别是高宗后十五年及武后时期逐渐结束了两种创作倾 向的徘徊,实现了南北文风的融合 这一时期的诗人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章四友”之一杜审言、李峤(645?—714?)、沈宋和乔知之(?—690)为代表的诗人。他们多以坐事张易之兄弟而遭贬为界,此前题材狭窄,不外应制、侍宴、咏物,此后咏怀感遇,脱离了宫廷气息。但受到自身人格的局限,没能唱出更洪亮的声音,主要成就在诗歌形式的探索与日益成熟上。另一类则是以卢照邻(634-686)、王勃(650?-676)、杨炯(650-693?)、刘希夷(651-680)、陈子昂(661-702)、崔湜(671-713)、张若虚(生卒年不详)等为代表的“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的诗人。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在诗歌形式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完 成了南北诗风的融合,实现了“重性情”和“重声色”的统一。 第二节 初唐诗坛的三大成就 一、扩展题材,改造宫体诗,冲破了六朝诗歌的狭窄范围,开始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诗歌创作由御用性转向抒情性 (一)从宫廷走向市井 分析代表作:卢照邻《长安古意》 (二)由台阁宫殿走向江山塞漠,是盛唐边塞诗的先驱 分析代表作:杨 炯《从军行》 (三)由奉和应制走向一己情怀,不仅情感丰富,诸如慷慨愤世、爱情友谊、离别怀乡等等,而且手法多样,或借景抒情,或咏物寄情,或融情于宴游诗 分析代表作: 王绩《野望》: 思考题1: 对新朝不满,总是以封建遗老(士大夫)的闲散心态面对生活是初唐诗人王绩的基本思想情绪,请以他的《野望》为例说明这个观点。 思考题2: 初唐诗人王绩常以阮籍、陶潜自比,你认可吗?请以所学过的三位作家的作品为例说明之。 思考题3: 以《野望》为例,说明王绩为初唐诗坛带来的新气象。 骆宾王《在狱咏蝉》: 思考题4: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中“露重飞难进”二句含有怎样的意蕴?(宣示义、启示义)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思考题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写离别可谓情真意阔,请简析(意境;思想感情和艺术表现)。 注意诗中四联的内涵:别地(景阔);别情(意阔);别理(理阔);别嘱(情阔)。 二、以刚健清新的新诗风取代了浮艳绮靡的南朝诗风 陈子昂以复古为号召,根本抛弃宫体诗的理论建树和创作实践对扭转唐代诗风的重要贡献 (一)陈的诗歌革新主张主要见于其著名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其核心内容是: 1.坚决而明确地反对“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风雅不作”的齐梁诗风,高倡“汉魏风骨”,“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要求诗歌“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复归风雅主张的内涵),“寄

文档评论(0)

jiyousi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