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专题研究》教桉(研究生).doc

 《中国哲学史专题研究》教桉(研究生).doc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哲学史专题研究》教桉(研究生)

教案目录 《中国哲学史专题研究》教案(研究生) 1 绪论: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一、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1 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 4 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 7 四、理论创新与方法革新的关系 9 上篇 中国古代哲学向近现代哲学的演进历程 11 第一讲 从有无、理气、道器之辩到对历史观问题的考察 13 第二讲 从天人之辩到对人的自由和理想问题的探讨 16 第三讲 从“名实”、“言意”之辩到对逻辑学、方法论问题的关注 19 第四讲 知行范畴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演变 21 下篇 中国近现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24 第一讲 胡适兼治中西哲学,使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发生现代转换 25 第二讲 熊十力坚守现代性理念,对传统哲学作出适应时代的调整 31 第三讲 梁漱溟的比较文化观,凸显了对中西文化的辩证审视 39 第四讲 冯友兰在方法论上会通中西,促进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 48 第五讲 金岳霖融会东西方智慧,构筑现代中国的形上学体系 58 第六讲 冯契的“世界哲学”思想,从胡适的哲学中受到启迪 65 第七讲 追问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重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范式 68 《中国哲学史专题研究》教案(研究生) 绪论: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 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 四、理论创新与方法革新的关系 一、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1. 何谓哲学? 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不像什么是数学、什么是物理学、什么是化学等问题有比较明确的答案。什么是哲学?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不同的答案。我们知道,在中文里,“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是从西文的Philosophie(philosophy)直接翻译过来的。就“哲学”一词而言,其原初的意思即“爱智慧”。既然哲学是“爱智慧”,那么,她首先是一种活动,其次才是一种学说。作为一种“活动”,它是通过追求智慧而使人变得有智慧的精神活动;作为一种学说,它是通过追问智慧的问题使人能够智慧地生存的学说。 在人类早期的自然哲学家看来,智慧的首要问题即是追问世界的“本原”问题或“始基”问题——变动世界中的绝对可靠的根基问题。只有找到了这一根基,人们的生活才得以踏实,人们的心灵才得以安顿。对本原问题的追问,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因为它意味着人类开始踏上了自觉地凭借自身的精神力量去追求自由自觉的历史的征程。在此意义上说,世界的本原问题就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怎样安身立命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其任务之一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也就是为人类生存提供安身立命之所,从而使人类智慧地生活。至于怎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则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标准的。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近现代哲学家胡适认为:“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因为人生切要的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也就是说,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在人类持续的对话中生成和发展着的有生命的思想。只要人类生存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就会持续着。对话必须有对话者,而最有价值的对话者就是哲人、智者,这些人的思想集中地体现并汇聚在各个时期的哲学经典之中。 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哲学,但不管各民族的哲学有多大差别,但只要都被称之为是“哲学”的话,那么,它们必然有其共性——它们都肯定是对世界本原问题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的追问与回答。   不同民族之所以有不同的历史,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哲学。 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哲学思想-自由精神展开的历史,自由的精神思想是历史的基础与核心。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否能够在人类文明史进程中得以长时段地延伸而构成世界史的基本内容,在根本上取决于开辟这个民族历史的哲学思想否深刻;而一个民族历史的中断,或者一个文明的消弭,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缺乏对世界本源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真正体悟和把捉。在此意义上说,人类是靠哲学在宇宙中挺立起来的,是靠哲学开辟自身民族的辉煌历史的。 不管人们生活在何种时代、何种环境之中,都面临着如何去安身立命的问题,因此,都必须从哲学中获取生存的希望、智慧和力量。因此,了解、研究哲学,就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一种知识,更为重紧要的则是为了能够智慧地生活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之中、能够有尊严地挺立在这个广袤的天地之间。 2. 何谓哲学史? 研究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的历史。并从中发现哲学演进的脉络和规律。 何谓哲学史的问题,其实也与何谓哲学一样也是一个没有定论且存在诸多歧义的问题,胡适曾给哲学史下了一

文档评论(0)

8heh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