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

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 王澧华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提起晚清,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个距离今天最近的变革年代,因为它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确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许多的新鲜事物涌入了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许多有识之士也开始走上了探索求富和求强的道路。所以我们的《世纪大讲堂》栏目也会从四月的第一周开始,连续五周,为您推出晚清人物系列。我们将会为您介绍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这些家喻户晓的晚清人物曾经有过怎样痛苦的思考,又有着怎样艰难的抉择。而今天我们首先要推出的就是晚清重臣曾国藩。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晚清动荡的政治舞台上,他又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澧华先生。欢迎您。 王:你好。 主持人:请坐。 王:谢谢大家。 主持人:首先我们还是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来了解一下王澧华先生。 王澧华,1961年出生在离曾国藩的家乡湖南省双峰县400公里的华容县,大学毕业后,就在离双峰县只有40公里的湘潭工作学习了24年的时间,学习文学出身的他,整理和研究了3000多万字的曾氏文献,王澧华认为,研究历史人物,要依据历史事实,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还原真实的历史真相。 王先生,从刚才这个短片的介绍当中,我们得知您是学文学的,而且还曾经有过文学博士这样的学位,但是为什么会对曾国藩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感兴趣呢? 王:20多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到《曾国藩全集》这个课题整理组,然后就是说持续了十多年,一直自始自终完成这个工作,所以接触了大量的历史珍贵资料,所以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走进了曾国藩。 主持人:都接触过哪些有关曾国藩的史料呢? 王:上奏给皇帝的奏稿,朋友的书信,他给下级的批牍,以及就是说他的日记还有诗文,有这样等等一些类型。 主持人:在接触这些史料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哪些信件、诗文,或者是日记等等,让您印象特别深的? 王:他的早年有两首诗,其中两句我特别有印象,第一个说到的是“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这是他早年的诗。但是他晚年,他这样两句诗让我有点怦然心动的是,叫做“苍天可补河可塞,只有好怀不易开”,就是他早年的进取的壮志和他晚年的这种一种落寞的心情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这个对我印象比较深。 主持人:从20多年前,您开始接触曾国藩很多史料,一直到现在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尤其是当年学术气氛可能还不像现在这么活跃,这么自由,那个时候研究曾国藩,会不会有很多的难题? 王:我觉得知人论世是最难的。过去有一句话叫做“谈何容易”,不容易,所以我们要回到一个历史的本来的面目是有一定的一个过程的。 主持人:研究了曾国藩这么多年,我想对他一生的故事也了解了很多。有没有哪些细节让您特别感动? 王:这个人是一个“理学名臣”,他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规行矩步”,“诚心敬意”。但是他在生活中想象不到的,很难想象到的,一个理学家,非常幽默,他很幽默。他的小女儿在她的《回忆录》里面说到,在她当年想要做一个刘海,把头发拉得长一点,她父亲就觉得小姑娘爱美,然后就用了这么一种方式,就说“好的,好的,挺好看,我请一个木匠给你做一个大架子,支在你的额头上,这样你的刘海会更加漂亮”。也就是说,他在他的教子和他的日常生活中间,并不总是以一个他的理学家那一面出现的,所以我感觉他是立体的,很丰富的一个形象。 主持人:我想王先生是通过了20多年的研究,对曾国藩的一生都有了许多细节上的了解,而且可能在这个研究当中,也可以和曾国藩来神交,有着很多深切的体会。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请王先生给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晚清人物系列之曾国藩》。 王:好的,谢谢大家。借助于《世纪大讲堂》这么一个机会,我愿意把我这20多年来对曾氏文集史料的发掘整理,以及产生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做一些沟通。我想谈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及其历史坐标。在19世纪的这么一个历史时代,在距今195年前,在湖南的一个穷乡僻壤,曾国藩出生了,他在北京考中进士,取得了他进入文官的这么一个学历资格。那么首先我们就可以说,他在科举道路上是一个成功者,他考秀才很不容易,考进士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并且考中以后,名次不高,只有三甲。在这个时候他还有最后一搏,经过“朝考”一篇文章,得到了道光皇帝的青睐,把他从第三名拔置到第二名,所以他进入了翰林院。一般来说,三甲是很难进入翰林院的,他进入翰林院,表明他可以冲击高级文官这么一个学历资格。这是他的第一个成功。第二个成功呢,就是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成功者,在封建时代的晚期,宋明理学已经成为封建思想的一个指导,他开始了专注于理学训

文档评论(0)

8heh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