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1第一章教学设计2008-6-5.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3-1第一章教学设计2008-6-5

第一章 静电场 物理名言:科学是可以解答的艺术。科学的前沿是介于可解与难解,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全新疆域。致力于这个领域的科学家们竭尽全力将可解的边界朝难解的方向推进,尽其所能揭示未知领域——皮特 梅达瓦(1915-1987)。 阿拉伯裔英国免疫学家,因组织移植方面的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 牛顿曾说:“我认为自己不过像在海滩上玩耍的男孩,不时地寻找比较光滑的鹅卵石或比较漂亮的贝壳,以此为乐。而我面前,则是一片尚待发现的真理的大海。”是的,牛顿并没有发现值得我们知道的每一样东西,其实包括电现象、磁现象…… 人类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历史比起研究力学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电和磁的世界比机械运动的世界更加错综复杂。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及原因(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及原因(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引入新课 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摩擦起电: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2)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分析】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导体A,B(参见课本图1.1-1) ,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3) 3、元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 单位:库仑 符号:C (2)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3)元电荷量e的值:e=1.60×10-19C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的比值,为C/㎏ (密立根试验精确测量) 4、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5、巩固练习 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D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5个元电荷的电量是___8×10-19C_____, 16 C电量等于__1×10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