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化浊通心方临床研究结果讨论.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祛湿化浊通心方临床研究结果讨论

第三部分 讨论一. 立论依据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 “胸痹”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形成多为痰浊,寒凝,气滞,血瘀等痹阻心脉,或气血阴阳亏虚,无力行血而致心脉痹阻而成,故治疗时常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手法。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湿浊”日益成为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致病因素。冠心病心绞痛其病位虽在心,然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脏有失,株连他脏。心者主血,血之化源却由脾胃所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而成。《素问?营卫》有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记述了血液的化生由脾胃而来。脾胃者,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脾主升清,将人体的精微物质上输,经过肺的宣肃,将其运达全身,以供人体功能活动所需,包括血液的生成;胃主降浊,将人体所摄入的水谷之物,经脾吸收运化之重浊之物向下输送,排出体外。二者相合,升清降浊,共同完成人体的营养吸收运化。若脾胃之升清降浊功能减弱,则是轻清之物不能上升,气血乏源,而心无所主;重浊之物不能下降,积于体内,久之则湿浊滋生。湿邪粘腻,易阻滞气机,痹阻心脉,而成此证。因此若饮食无度,暴饮暴食,损伤脾胃;抑或多食肥厚之物,湿着内生;抑或滋食生冷,损伤脾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过食肥甘厚味、起居无常、劳逸过度、工作精神压力大造成脾胃失调,纳化失常,湿浊内生,痹阻心脉,或湿浊入脉,凝聚为痰,痰浊在血,痰瘀互结,湿、浊、痰、瘀等异常代谢产物阻涩脉道而形成胸痹。因此,新时代饮食失常是血脂代谢异常、冠心病发生的原因,其中脾胃失调是根本,湿浊是源头,痰浊是过渡,痰瘀是关键。路老通过分析上述病因,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化浊祛湿通心方,通过调理脾胃,健运中州,运化湿浊的方法治疗湿浊痹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全方从脾胃立论,建运中州以化痰湿之邪。痰湿同为阴邪,且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痰湿之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路,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出现呕恶纳呆、脘痞腹胀、便溏不爽。痰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且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同气相求,湿邪侵袭人体,易困于脾而伤脾阳。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更使水湿停聚,湿聚久成痰。痰湿阻滞气机,痹阻心脉,而有胸闷心痛诸证。“湿胜则阳微”,因湿为阴邪,易于损伤人体阳气,阳气衰微,血脉凝滞,亦有胸闷心痛诸证。然其根本在中州失健,运化失司所致。若中洲健运,则痰湿之邪无以停聚,湿去则阳气自通,气机通畅。二.治法方药分析1.治法醒脾祛湿化浊通心法。2.方药分析本课题所用方为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胸痹心痛的经验方,处方组成:藿梗后下12g,苏梗后下12g,厚朴 12g,炒杏仁 9g,白蔻仁后下 5g,菖蒲 10g,郁金 12g。下面对本方药物做一简要分析。方中藿梗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有快气、和中、辟秽、化湿、醒脾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胃气滞、中焦气机不畅、升降失调,以致胸腹满闷、腹痛吐泻、胃纳不佳、倦怠无力、白苔垢腻等症;苏梗味辛甘性微温,入脾、胃、肺经,有理气、化湿、解郁、止痛、安胎的作用;明代朱纯字认为苏梗“乃治气之神药”,《本草正义》云藿梗“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烈,能法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二者相配,疏利气机,运脾和胃,畅中化湿,而不燥;路老藿梗、苏梗同用治胸痹,取其祛湿化浊、调畅气机之功,使脾胃升降相宜,清升浊降而发挥其健运之功。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辛能行散,苦可降泄,具有行气消胀,下气泄满,燥湿化痰之效;沈孔庭云“厚朴辛苦温燥,入脾胃二经,散滞调中,推为首剂”,因其性温味又兼辛,其力不但下行,又能上升外达;厚朴与苏、藿梗相合,一升一降,复脾胃之升降,以散湿浊之邪。炒杏仁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可降气温肺平喘;白蔻仁味辛,性温,辛可行散,善畅中除湿;二者相合,用以宣上而畅中,湿者水之渐,肺者水之上源,因此宣发上焦,意在调节水液代谢,以使湿从水而解。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辛散温通,芳香走串,善于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善于行气解郁,凉血破瘀,肝者主疏泄,可助脾胃之运化,若肝气郁滞不舒,亦可使脾胃运化失健而湿浊内生;两药相伍,菖蒲主开心孔、利九窍,郁金主行,下气破血,二药伍用开窍行气解郁,主治气壅胸膈、心中闷痛。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能清热利湿,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本经》曰:“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茵陈本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但因其清热利湿之功较甚,且入脾胃经,故路老善用其治疗湿热痹阻之胸痹,一取其清热利湿,二

文档评论(0)

tao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