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唐诗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中唐诗歌

第四章 中唐诗歌 诗歌在中唐时期发生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后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切法门都由此开启。明代诗论家李维桢说,诗“上下数千年统论之,以《三百篇》为源,汉魏六朝唐人为流,至元和而其派互分” (《唐诗纪序》)。清代诗论家冯班说:“诗至贞元、元和,古今一大变。”叶燮更进而断言,中唐不只是唐诗之中,而且是“百代之中”。 中唐诗歌的发展,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唐诗由盛唐而中唐的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过渡;后期中唐诗人以革新精神开创了 “诗到元和体变新”(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的中兴局面。 第一节 大历诗风 大历诗是盛唐向中唐转变的中介。它既是盛唐的延续,又是中唐的先声。对社会生活的态度由浪漫变得现实,对诗歌的趣味“移风骨之赏于情致”,对诗体的好尚由古体转向近体,题材选择由表达理想、感兴咏怀转向日常生活、身边琐事。 大历五年(770)杜甫去世,标志着盛唐的逝去。一批在战乱中成长的诗人步入诗坛。它们是大历十才子、韦应物、刘长卿和顾况、李益等人。 一、大历诗人 1、韦应物 诗歌内容:a、表现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b、感时伤世之作;c、山水田园诗。 代表作《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诗的风格:清雅闲淡。“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2、刘长卿 刘诗内容: 刘长卿早年有一些边塞诗和感慨迁谪的诗歌,主要成就在山水诗和通过景物寄托迁谪之怀的作品,具有一种冷落萧索情思。 代表作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日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诗风格: 清婉隽秀,凝炼冲和。刘长卿诗歌富有情韵,擅长写景抒情,即景即事,感情婉转。 善写五言。刘长卿的五言诗写得最好,曾自许为“五言长城”。 3、大历十才子 “十才子”之名,最早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列有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等十人。 (1)大历十才子并称的原因: a、他们大多生平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著名。 b、其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 在创作倾向上,多写应酬唱和、日常生活琐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情怀。其艺术风格多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讲求技巧,诗歌写得细致工整。总体表现出一种冷落萧瑟的衰飒气象,是独有的大历诗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大历以还,诗格初变。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漓。风调相高,稍趋浮响,升降之关,十子实为之职志。” (2)钱起 诗擅长写景,佳句颇多,但是诗的整体意境构建缺乏浑融完整。 (3)卢纶 其诗风有大历诗风冷落萧飒的一面,但仍不乏雄放豪壮之诗篇。 萧索寂寞的情调,如《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雄放豪壮的边塞诗,如《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二、大历诗风 1、盛唐余韵。虽已露出中唐之气,但文学的惯性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存在,与盛唐时间相连,在大历诗作中仍有盛唐余韵。个别山水诗也颇有盛唐山水诗兴象玲珑、意蕴无穷的特点,尤其是刘长卿、韦应物。 2、气骨顿衰。题材写作范围虽仍不脱盛唐,但都缺乏壮大的思想情感是其通病,情感冲淡甚至清淡。 3、落寞冷清之意境。对现实的失望,因而转入冷清落寞的心境,喜选此种意象:秋风、落叶、夕阳、孤雁、寒渚、寒山、孤舟。 缺陷:首先是群体倾向鲜明而个性色彩黯淡,其次是体制欠宏阔,取材偏狭,意象陈熟雷同。但大历诗以细腻深刻的抒情语言开掘了情感表现的深度,以纯熟的结构与意象营造发展了律诗的技巧,以洗练流畅的语言风格在盛唐的精工高华之外另辟一种清空闲雅的境界,至于题材的日常化,艺术表现的纪实化,则将杜甫诗中露出的苗头发扬光大,演成中唐诗中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倾向。 第二节 顾况与李益 在大历诗风的主流之外,两位独具特色的诗人。大历诗坛向元和诗坛的过渡。 一、顾况: 以生新粗砺的字眼和声调与转韵不规则性,成功地构筑了一种奇峭生涩的崭新风格。顾况诗对个性化的追求,标志着开元以后一度泯灭的自我表现意识的复苏,韩愈、孟郊等人正是在他的旗帜下走向风格的建树。 诗俗的一面影响了张籍、王建和元、白诗派,怪奇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元结、顾况等人用诗歌反映现实,是杜甫的同调,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二、李益 元和初声望最高的前辈宗师。王建:“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天若不生君,谁更为文纲。” 大历诗坛一位擅长写边塞诗的诗人。抑扬激昂与一点感伤衰飒糅合在一起。 “诗到元和体变新”,在元和时期,一度中衰的诗坛又逐渐重振旗鼓,而诗歌真正大变的时刻也终于来临。我们将元和诗坛划分为韩孟和元白两大流派,这两大诗派,一平易一险怪,

文档评论(0)

laozai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