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铸中学2008年下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选修三
陶铸中学2008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第Ⅰ卷(问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问卷,第Ⅱ卷为答卷。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卷相应的表格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试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1、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B、平衡-不平衡-平衡
C、不平衡-平衡 D、不平衡-平衡
2、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分的平衡
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2002年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分析回答3-4题。
3、甲、乙、丙图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搭配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东部经济地带
B、乙图是西部经济地带
C、丙图是中部经济地带
D、丙图是东部经济地带
4、由图可知:( )
A、甲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较乙、丙高
B、甲、乙、丙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因为它们的产业结构比重相差不大
C、丙的产业结构优于乙
D、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
5、继14各沿海开放城市之后,我国建立的沿海开放地区是:( )
A、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B、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
C、广东沿海、广西沿海、福建沿海
D、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6、下列事件的起始时间与香港属同一年的是:( )
A、浦东开发 B、西部大开发 C、设立重庆市 D、开放边境城市
读下面两图及各材料分析完成7—9题。
材料一 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2002年12月27上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主会场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
7.南水北调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哪一环节施加了影响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8.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了
A.京杭运河 B.丹江口水库 C 三峡库区 D 金沙江
9. “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管道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A.损耗大,但连续性强 B.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管理使用方便
C.运量大,且开采储运难度低 D.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只适合在白天运输
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10~11题。
10.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结构调整决策的原因主要是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较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11.这项农业结构调整决策
A.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政策
B.充分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C.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影响最大
D.说明对于事物的偏好是影响作物品种选择的最关键因素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①红外线②X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①划分植物类型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读图二,回答14—16题。
14.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
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15、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
16.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生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
17.读两个三角洲略图,从自然条件看,两三角洲的差异是:
A 丁比戊土壤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府谷三中2009届第一次月考高三英语试题.doc
- 陕西省府谷三中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 陕西省榆林第二实验中学语文模块考试试题必修五.doc
- 陕西省武功县2009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doc
- 陕西省汉中中学2008届高三化学检测(五).doc
- 陕西省渭南地区普通高中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
- 陕西省渭南市下吉中学高考语文作文精炼教学简案(学案).doc
-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08-2009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oc
-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08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doc
-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0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测试卷(物理部分).doc
文档评论(0)